“1-10月份,全省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宏觀政策持續發力顯效,主要指標穩定增長,工業生產平穩運行,消費市場穩步復蘇,就業物價總體穩定,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11月20日,山西省統計局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以來全省經濟保持了平穩復蘇、穩中向好的態勢,主要指標增勢良好,積極因素不斷累積。
工業生產穩定增長 能源保供扎實推進
1-10月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9%。從煤與非煤看,煤炭工業增加值增長3.3%,非煤工業增長5.1%。從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增長2.9%,制造業增長6.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8%。從產品看,主要產品產量保持增長。全省主要規上工業產品中,原煤、生鐵、鋼材、原鋁、發電量、光伏電池、非常規天然氣等產品產量延續增長勢頭。
工業新動能不斷壯大。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中,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8%,其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增長60.5%;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12.6%,其中節能環保產業增長36.8%,均快于全省規上工業增速。
能源保供扎實推進。全省持續加大生產力度,實現了煤、氣、電持續安全穩定供應。全省規上原煤產量112846.5萬噸,增長5.1%;規上非常規天然氣產量增長9.4%;發電量增長4.1%,其中外送電量增長8.4%。
用電量、貨運量較快增長。全省全社會用電量增長5.1%,其中工業用電量增長4.1%;公路貨運量增長13.0%。
固定資產投資下降 消費市場穩步復蘇
1-10月份,全省固定資產投資下降6.9%。其中,第一產業投資下降8.4%,第二產業投資下降4.9%,第三產業投資下降8.1%。
施工項目數量穩步增長。全省施工項目個數增長3.8%,其中億元項目個數增長3.0%。
商品房銷售保持增長。全省商品房銷售面積1917.8萬平方米,增長5.5%;商品房銷售額1309.6億元,增長6.9%。
1-10月份,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83.9億元,增長4.5%,其中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2300.7億元,增長3.7%。從主要商品零售類值看,基本生活類商品銷售穩定,全省限額以上日用品類、食品飲料煙酒類零售額分別增長6.5%、4.1%。綠色消費漲勢較好,限額以上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57.0%,可穿戴智能設備零售額增長43.4%。從城鄉看,限額以上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124.4億元,增長3.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76.3億元,增長3.4%。從消費形態看,限額以上商品零售2145.3億元,增長3.1%;餐飲收入155.4億元,增長13.1%。
旅游市場持續回暖。1-10月份,全省重點監測景區的接待人數7596.8萬人次,增長1.6倍;門票收入25.6億元,增長2.1倍;經營收入43.4億元,增長1.9倍。
財政收入小幅下降 市場物價小幅上漲
1-10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957.2億元,下降0.8%。其中,占比75.5%的稅收收入下降5.5%,占比24.5%的非稅收入增長17.1%。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830.1億元,增長10.0%。10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90.6億元,增長5.1%;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23.0億元,增長36.6%。
10月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57712.6億元,比上年同期末增長8.8%,比年初增加4065.6億元。各項貸款余額41679.4億元,增長11.5%,比年初增加3975.4億元。
1-10月份,全省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1%。分類別看,食品煙酒類價格上漲0.3%,衣著類上漲0.2%,居住類下降0.1%,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0.3%,交通和通信類下降1.9%,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0.5%,醫療保健類上漲0.9%,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上漲2.4%。
1-10月份,全省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8.3%。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下降12.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下降18.2%,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13.0%,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下降0.7%。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5.2%。
報告指出,當前需求不足等問題仍然存在,經濟持續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下一步,全省上下要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省政府的系統謀劃和決策部署上來,把握好經濟恢復的關鍵階段,抓好政策舉措落實顯效,加快補齊短板弱項,統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王蕾)
轉自:山西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