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記者從山西省群眾體育工作會議上了解到,2025年工作的重點圍繞“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目標,以升級健身設施、培育品牌賽事、優化科學指導為核心,系統性推進體育惠民工程,致力于讓全民健身“觸手可及”,打造健康生活新生態。
設施升級讓運動空間遍地開花
“健身去哪兒”的困擾如今正逐步破解。2025年,山西將統籌體彩公益金,完成80-100個社區全民健身中心的器材配備,并在20個社區養老機構加裝適老化健身器材,讓老年群體也能安全鍛煉。同時,“國球進公園、國球進社區”項目持續推進。
針對山西山川、丘陵較多的地形特點,登山步道和戶外運動場地建設成為亮點。因地制宜打造徒步、定向越野路線,滿足群眾戶外運動需求。此外,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程加速落地,助力體育場館開放管理更高效,真正實現“舉步可就”的健身圈。
全民參與點燃運動熱情
賽事活動是全民健身的“助推器”。山西以全運會群眾賽事備戰為契機,構建“全運引領+品牌塑造+基層扎根”的賽事新格局。第十五屆全運會群眾賽事活動正在緊張備戰中,以群眾組選拔賽為牽引,帶動各地賽事活動蓬勃開展。此外,第十七屆省運會群眾體育項目設置及早謀劃,辦好老年人體育健身大會、重陽登高等活動。
特色賽事品牌正在成為山西體育的新名片。晉超聯賽、縣域足球賽、健身花戲比賽等本土賽事持續升溫,冰雪項目和“三大球”推廣力度加大,加強與多部門合作,開展覆蓋不同人群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
從“會健身”到“慧健身”
健身如何更科學?推動健身指導從“普惠覆蓋”向“精準服務”升級。深化建設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通過培訓、激勵和創新服務形式,形成“人人可學、處處能練”的指導網絡。進一步完善國民體質監測與健康評估體系,針對不同人群發布差異化健身建議,尤其在“體重管理年”背景下,科學健身與健康管理的融合更加緊密。
全民健身志愿服務深入基層,結合傳統節日和重要節點,開展“運動促健康”主題活動,將科學指導送到社區、鄉村、廣場。各級體育組織橫向聯動、縱向貫通,覆蓋農村、新建社區和特殊人群,構建起多元參與的全民健身生態。
轉自:山西晚報 ?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