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能源局發布《關于山西省2025年新型儲能項目庫擬調整情況的公示》,擬調整入庫的新型儲能項目達到119個,顯示山西省正在不斷加快新能源轉型之路。
上市公司在地方經濟中發揮著中流砥柱作用。記者注意到,華陽股份、美錦能源、通寶能源等傳統企業積極布局鈉電池、氫能源、光電光伏等新能源業務,助力山西省能源產業轉型升級。
在鈉電池領域,華陽股份作為全國最大的無煙煤生產基地,積極實施“技術+產能”雙輪驅動戰略,依托煤炭能源和煤基硬碳技術,將煤炭的副產品轉化為鈉電池核心材料——鈉離子電池碳基負極材料。
作為中科海納的核心戰略股東及產業協同方,華陽股份享有技術優先轉化權,成立研發中心突破關鍵技術,在陽泉建成的全球首個GWh級的鈉電專線已于2022年投產,計劃在2025年總產能提升至5GWh。
在氫能布局上,美錦能源作為全國最大的獨立商品焦炭生產企業之一,2017年便開始投身氫能產業,完成全產業鏈布局。
具體來看,公司在產業鏈上游構建氫“制-儲-運-加-用”產業鏈,中游打造核心裝備產業鏈,下游推進七大區域發展戰略。截至去年,公司旗下企業累計推廣近36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安全運營里程突破1.6億公里,顯著減少碳排放。目前,美錦能源已在長三角、山東半島與山西建成三大氫能產業基地。
在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領域,通寶能源作為晉能控股清潔能源資本運作上市平臺,大力投資清潔能源項目。其分別投資開發建設的朔州平魯高家堰四期100MW風電項目、寧武盤道梁二期50MW風電項目、忻州原平市150MW地面光伏項目以及晉能控股萬榮縣150MW多種復合型光伏發電項目,彰顯了通寶能源在新能源領域的投資力度。
此外,通寶能源與晉能控股集團共同投資晉北采煤沉陷區新能源基地項目,規劃建設風電光伏新能源項目600萬千瓦,配置新型儲能容量約340萬千瓦時,統籌配建儲能設施,為京津冀輸送清潔電力,助力山西新能源產業發展。(記者 李興彩 實習生 范鑫欣)
轉自: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