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朔州:三產撐起該市經濟半壁江山


    來源:中國商報   時間:2017-04-13





      山西省朔州市圍繞優化經濟結構和提升發展質量“兩大任務”,謀篇布局、開拓創新,經濟建設呈現出了喜人的發展勢頭:全市三產完成增加值460億元,占了GDP比重的52%,比去年同期增長6%,支撐起了朔州國民經濟的半壁江山,而畜牧業產值達到55.9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6.1%。相比之下,煤炭工業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進一步減少,同比下降了4.8個百分點,降為69%;非煤產業工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32.5%,比上年提高6.3個百分點。


      朔州1989年建市,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年輕城市,全市已經形成以煤、電、畜牧業、日用陶瓷為主導的產業體系。但長期以來,煤炭產業在國民經濟所占比重居高不下,最高時占到90%以上。為了改變這種“一煤獨大”的現狀,朔州市突出抓住提高重點工程開工率、幫助優勢企業增產增效、科學釋放煤炭先進產能、促進新建企業投產達效、推動三產提質增效、保持農業農村經濟穩定增長等“六大發力點”。市縣兩級759名干部深入企業蹲點包扶,先后解決了200多個突出問題,有效地調動了企業的積極性。對新建未開工的204項重點工程進行了集中攻堅,推動152個項目當年開工。市政府建立了每月“四個調度會”的制度,加強對經濟形勢的深入研判,解決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去年全市畜牧業產值達到55.9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6.1%。相比之下,煤炭工業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進一步減少,同比下降了4.8個百分點,降為69%;非煤產業工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32.5%,比上年提高6.3個百分點。


      在經濟結構調整中,朔州市大力發展非煤產業,從煤以外積極尋找戰略突破點。新能源電力產業有6家風電和光伏電廠建成投產,裝機規模為46.8萬千瓦,全市新能源電力裝機規模達到406萬千瓦,排在山西省前列。簽署了陽煤、國新能源總投資37億元的低階煤清潔高效利用多聯產項目合作協議,以及中美新能源現代煤化工中試、韓國愛德林垃圾處理等一批高科技項目啟動。


      同時,發展金融服務業、信息服務業以及礦山物流、交通運輸、維修保養等生產性服務業,突出生活性、生產性和新興服務業并重發展,帶動了全市服務業整體提升,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旅游業則以邊塞文化為核心,以休閑避暑為特色,全年完成收入160.7億元,比上一年增長20.3%。著力打造全國草牧業發展示范市、全國農牧交錯帶結構調整先行區,全市奶牛存欄量、鮮奶產量、肉羊年出欄量、人均畜產品年占有量、農民年人均畜牧業純收入以及畜牧業占農業總產值比重六項草牧業發展指標繼續保持山西省第一。(石永杰 喬明亮 本報記者 李效增)
     


      <REC>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山西確立2017年旅游發展新目標

      到2020年,力爭旅游經濟總收入、人均出游率、旅游就業三項主要指標實現“三個翻一番”。將旅游業建設成為山西經濟結構調整的先導產業、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
      2017-03-23
    • 山西今年投入12.9億元建設大水網

      記者從山西省財政廳獲悉,近日省財政下達大水網骨干工程建設經費12 9億元,用于中部引黃、小浪底引黃、東山供水、淜頭水電站工程的建設。
      2017-03-23
    • 山西近5年排污權交易逾18億元

      山西省環保廳日前發布數據顯示,2016年山西省累計完成排污權交易224宗,成交金額3 79億元。過去5年間,山西共累計完成排污權交易金額逾18億元。
      2017-03-24
    • 山西省新能源發電突破500億千瓦時

      從2008年7月28日山西首座風電場正式并網至今年2月底,全省風電、光伏新能源發電累計已突破500億千瓦時,達到538億千瓦時,全省新能源發展邁入了新的階段。
      2017-03-24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