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景區改革:破除體制障礙 激發市場活力


    來源:中國旅游報   時間:2017-05-10





      《喬家大院被私企控股,28歲新老板有煤炭背景》《畢業3年,待業半年,27歲小伙6000多萬“買下”喬家大院》……近日,喬家大院股權轉讓的消息刷遍微信朋友圈,一時間,山西省旅游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山西全省154家A級景區中,國有及國有控股景區占一半多,政企不分、事企不分,大多依靠門票收入度日。“內不能激發活力,外不能對接資本市場,錯失了發展機遇。”山西省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盛佃清說,必須多措并舉,著力破解體制機制障礙。


      2016年9月底,山西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推進旅游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意見》。今年1月18日,《2017年全省旅游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工作推進方案》出臺,確定首批149家景區必須于6月30日前基本完成改革任務。作為一項硬任務,全省景區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撲下身子抓落實,改革工作取得了實質性成效。


      老景區煥發新活力


      祁縣喬家大院是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因《大紅燈籠高高掛》《喬家大院》影視劇的相繼熱播而聲名遠揚,2014年入選國家5A級旅游景區。隨著旅游業的發展,體制僵化、市場化程度低等問題制約著景區持續發展。


      為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喬家大院引入民營資本參與和控股景區管理,2016年8月,山西喬家大院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喬旅公司)股權由國有控股變為國有參股,注冊資本金由4000萬元增加到1億元,公司股東變更為7個,股本結構進一步優化,法人治理結構進一步規范。同年12月末,喬旅公司正式申請掛牌新三板;今年3月31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披露了喬旅公司的第二次反饋意見回復,意味著喬旅公司向新三板掛牌又近了一步。


      盛佃清說:“景區體制機制改革不是目的,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快發展壯大才是根本。”


      改制后,為進一步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景區聯手著名作曲家趙季平和著名導演胡玫舉辦2017晉中喬家大院新年交響音樂會,取得了非常好的社會效應。


      喬家大院深化投融資改革,建立了現代化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企業直接與市場融資,真正實現了與更廣闊的資本市場直接對接,努力擺脫對單一門票經濟的依賴,走出了一條傳統景區向旅游綜合體轉型的發展之路。日前,喬旅公司總投資30億元啟動了景區綜合開發項目,深挖晉商文化核心價值和精神,全力打造晉商文化旅游第一目的地,喬家大院煥發出更大的活力。


      一場活動讓古都亮起來


      大同是我國著名歷史文化名城,旅游資源以文物為主。景區管理權和經營權交織、市場意識不強、發展動力不足成為大同旅游業發展的瓶頸。大同市副市長曹惠斌說:“大同旅游景區要想實現成功轉型,必須注重頂層謀劃,科學布局。”


      于是,大同首先打破“小圈子”利益,樹立全市“一盤棋”理念,將工作重點放在培育自身品牌、培育有投融資能力的文化旅游集團上,立體式多途徑推動改革。2017大同古都燈會就是一次成功試水,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企業參與。活動期間,云岡石窟、懸空寺等景區實行門票大幅優惠或免費,文化廟會、民俗展演、冰雪節、3D燈光秀等活動市場化運作。一個月時間,全市共接待游客439.61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23.77億元。一場創意文化旅游項目,成為激發市場活力、促進大同旅游轉型升級的強大引擎。大同市計劃投資近百億元,完成《天下大同》文化旅游體驗等一批重點文化旅游項目,打造文化旅游升級版,讓古都大同亮起來、活起來。


      在旅游管理體制方面,大同市旅游發展委員會大膽改革領導架構,由專職主任、副主任和兼職副主任、兼職委員組成。文化、文物、宗教局等與旅游業聯系密切的部門負責人兼任旅發委副主任,規劃、商務、外事僑務辦、發改委、交通局、公安局等與旅游業有較多聯系的部門負責人兼任旅發委委員,強化旅發委綜合協調職能,建立健全渉旅工作統籌協調機制。


      此輪旅游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大同市大膽創新,全市63家景區中,首批參與改革的云岡石窟等11家景區均進入實質性攻堅階段,6月底前將全部完成。


      打好文化牌激活滿盤棋


      運城大禹渡風景區是在20世紀七十年代興建的灌溉水利工程基礎上形成的風景區,1990年對外開放,多年來一直沒有起色,經營陷入困頓。2016年,山西恒圣通集團與景區簽署承包協議,對景區全面實施市場化運作,相繼舉辦大禹渡古廟會、文化旅游節、羊皮筏子狂歡節、踩泥節等活動,拓展了景區功能,激活了旅游市場,使大禹渡景區邁上了快速發展的軌道。


      4月6日,筆者在景區看到,投資1500萬元的玻璃滑道項目正在施工,投資5500萬元的景區停車場和游客服務中心也已啟動。“現在像這樣上千萬的投資項目,景區有好幾個,許多大公司、大企業更是搶著來投資開發。”山西恒圣通集團董事長李小五說。


      與李小五有同樣感觸的還有國家級文保單位、運城李家大院的投資方——山西唐風晉韻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沈華。他認為,此次改革厘清了國有與市場的邊界,激發了市場的活力;厘清了投入與未來權益的問題,投入有了保障。


      據了解,改制后的李家大院積極與市場對接,實現民俗文化演藝活動常態化;高手在民間、民俗文化節等主題鮮明的文化旅游活動,使每季度游客量達20多萬人次,是改制前的7倍,綜合效益明顯提升。


      “一招激活滿盤棋。”沈華說。去年年底,首期投資8300萬元、占地47762.5平方米的“中華慈善文化特色小鎮”項目啟動。“善文化”和“民俗文化”是景區兩張文化品牌,今后,景區將不斷完善旅游全產業鏈與商業業態共融創新,全方位升級李家大院景區、笑博園景區,打造國家5A級旅游景區。


      李小五對今后景區的發展也充滿信心:“下一步,我們將打好大禹文化和黃河文化牌,推出更多的市場活動,力爭在年底取消景區門票,擺脫‘門票經濟’的困境。”


      隨著全省旅游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工作的不斷深入,全省旅游景區體制機改革工作成效不斷顯現,一些提前完成任務的景區在提檔升級、產品鏈延伸、市場營銷、產品設計上都實現了突破。但缺乏專業指導、戰略投資者引不進來、資產劃分不清、人員安置困難等問題也困擾著一些景區。“省旅發委將會同相關部門有針對性地集中研究解決一批改革中的困難和問題,實實在在推動全省景區(景點)改革取得實質性的成效。最大限度激發市場活力,努力實現旅游產業提檔升級。”盛佃清說。(王文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山西確立2017年旅游發展新目標

      到2020年,力爭旅游經濟總收入、人均出游率、旅游就業三項主要指標實現“三個翻一番”。將旅游業建設成為山西經濟結構調整的先導產業、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
      2017-03-23
    • 山西今年投入12.9億元建設大水網

      記者從山西省財政廳獲悉,近日省財政下達大水網骨干工程建設經費12 9億元,用于中部引黃、小浪底引黃、東山供水、淜頭水電站工程的建設。
      2017-03-23
    • 山西近5年排污權交易逾18億元

      山西省環保廳日前發布數據顯示,2016年山西省累計完成排污權交易224宗,成交金額3 79億元。過去5年間,山西共累計完成排污權交易金額逾18億元。
      2017-03-24
    • 山西省新能源發電突破500億千瓦時

      從2008年7月28日山西首座風電場正式并網至今年2月底,全省風電、光伏新能源發電累計已突破500億千瓦時,達到538億千瓦時,全省新能源發展邁入了新的階段。
      2017-03-24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