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西將加快發展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新興潛力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做大做優建筑業,大力振興實體經濟。在2017年山西兩會上,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了上述發展思路。
具體來看,在著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方面,緊跟5G時代,圍繞基礎建設、數據應用、產業開發“三維一體”,實施大數據戰略,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智慧山西,推進智能制造。加強頂層設計和管理,組建大數據產業發展局,出臺促進大數據發展政策措施。推進移動、聯通、電信、華為等數據中心建設,爭取國家部委和金融機構在山西省布局大數據中心或災備中心,籌劃建設智慧山西云平臺,打通信息孤島,推動數據資源開放共享。構建大數據全產業鏈,做大做強云計算、物聯網等產業;開展大數據招商引資,吸引上下游產業鏈項目落地山西。
在加快發展裝備制造業方面,圍繞軌道交通裝備、重型機械、能源裝備、化工裝備等優勢領域,著力提升自主研發和系統集成能力,推進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加快向“山西智造”轉變。創新軍民產業融合機制,推進軍民融合產業園和產業孵化基地建設。積極爭取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籌劃建設省級裝備制造業創新中心,重點推進太重風電裝備園區、富士康光機電及工業機器人、晉能光伏電池及組件等項目建設。
在積極發展新興潛力產業方面,依托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新興潛力產業的既有基礎,瞄準發展前沿,強化政策支持,加快占領行業高端,形成新的優勢產業。做大做強新型金屬材料、新型化工、新型無機非金屬和前沿新材料,重點推進太鋼350公里輪軸鋼、T800高端碳纖維二期和中電科二所碳化硅半導體等項目建設。推動比亞迪新能源汽車二期、吉利新能源汽車、宇航新能源客車、臨汾沃特瑪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實現太原、晉中、晉城全區域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全覆蓋。發展風電、光伏發電和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產業,推動太原西山國家新能源示范區及大同、長治、運城三個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設,抓好漢能移動能源產業園建設。推進節能裝備、環保設施、環保物聯網、節能服務等領域重大項目建設。
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方面,推進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建設,抓好晉煤外運,擴大晉電外輸,實施晉氣外送,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加大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加快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工藝、新模式相互嫁接,促進煤基產業和原材料產業綠色清潔高效循環發展。深化煤電聯營,推動煤電材、煤焦化、煤焦鋼一體化發展,推進中鋁呂梁基地50萬噸鋁合金深加工、銀光鎂業500萬只輪轂生產線等項目建設。發展差異化、高端化煤基化工產業,加快潞安180萬噸煤制油等項目建設。
在深化國企國資改革方面,堅持國企國資改革方向,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取向,推動國有企業瘦身健體、固本培元、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推進國有企業功能界定與分類,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完善現代法人治理結構,推進市場化選聘經營管理者,加快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積極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推動國資監管體制向管資本為主轉變。制定出臺國企國資改革方案,全面啟動省屬國有企業改革。(中國工業報記者楊中)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