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西省工業經濟延續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回升態勢,增速進一步加快。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同比加快8.3個百分點,較2016年全年加快4.7個百分點。這是記者近日從山西省經信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得到的消息。
運行質量進一步提升
據介紹,一季度山西省工業經濟呈現六大特點:
增長速度穩步回升。從主要產品產量看,一季度,煤炭、水泥分別下降4.8%和9.7%,其他產品產量均保持較快增長。其中焦炭增長10.5%、粗鋼增長11.5%、電解鋁增長30.8%、氧化鋁增長17.1%;從主要行業看,煤炭、焦炭、建材、化工、冶金、電力、裝備、醫藥行業分別增長0.8%、18.3%、15.4%、15.3%、13.7%、10.2%、6.3%和5.7%;食品和紡織行業分別下降4.5%和10.4%。
運行質量進一步提升。一季度,全省非煤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較1~2月份加快2.4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7個百分點,拉動全省工業增長5.4個百分點。轉型升級進一步加快,非傳統產業(除煤炭、焦炭、冶金、電力外)增加值同比增長6.7%,較1~2月份加快1.9個百分點,高于全省水平0.9個百分點。新動能效應進一步顯現,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14.9%,占工業比重達到10.9%。
經濟效益明顯改善。1~2月份,全省規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3.1%,實現利潤同比增加174億元(去年同期凈虧損),實現利稅同比增長10.2倍。企業盈利能力明顯回升,全省工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實現利潤為5元,較上年同期增加8.1元。虧損企業大幅減虧,全省工業虧損面為39.9%,同比下降11.2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總額同比下降47.5%。
企業開工狀況持續好轉。據調查,截至3月末,全省規上工業企業開工率為87.5%,環比上月提高2.1個百分點,較同期提高5.2個百分點。
重點骨干企業帶動作用增強。一季度,省重點監測企業工業總產值(占全省比重約55%)增長30.1%,增速較1~2月份加快0.9個百分點。
先行指標走勢持續向好。發用電全面增長。一季度,全省發電量同比增長7.5%,較1~2月份加快3.7個百分點,同比加快10.1個百分點;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3.2%,增速較1~2月份加快3.3個百分點,同比加快15.8個百分點。公路、鐵路貨運量保持平穩增長。一季度,全省公路貨運量增長7.1%,較1~2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鐵路貨運量增長8.3%,較1~2月份加快3.5個百分點,同比加快15.9個百分點;其中煤炭運量增長7.1%;其它物資運量增長16.5%。
供給側改革持續發力
山西省經信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占祥在回答記者現場提問時指出:山西工業經濟之所以能夠實現良好開局,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支撐因素,并且這三個因素今后仍將在支撐工業經濟穩定增長方面繼續發揮作用。
第一,去年下半年以來支撐山西省工業經濟穩步回升的主客觀因素發揮了作用。一季度山西省工業經濟出現的積極變化,從根本上講是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堅持“一個指引、兩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推進轉型發展的結果。特別是去年9~11月,山西省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萬名干部入企服務工作,在較短時間形成了服務企業的鮮明導向,有力提振了企業發展信心,企業開工率逐月回升。
第二,漸趨完善的政策體系為工業經濟穩步回升提供了有力支撐。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山西省先后召開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以及省“兩會”,作出了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工程、傳統優勢產業提質工程等“六大工程”,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開放帶動戰略、大數據戰略等“五大戰略”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在思想上和行動上為各級各部門推動轉型發展指明了方向,進一步堅定了該省破解“一煤獨大”困局、解決“一股獨大”難題的信心和決心。省經信委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研究制定了深化工業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工業經濟運行兩個實施意見,出臺了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工程、傳統優勢產業提升工程、數字經濟發展工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工程、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工程5個實施方案和配套的2017年行動計劃,統籌實施項目、企業、技術、產品、園區(基地)“五位一體”,以實施創新驅動、轉型升級戰略為引領,加快構建有鮮明省情特點的支撐多元、布局優化、鏈條高端的現代工業體系。隨著這一系列政策措施積極效應的逐步顯現,將進一步支撐山西省工業經濟穩步向好。
第三,工業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發力,有效帶動市場回升,有力地促進了傳統動能修復和新發展動能培育。去年下半年以來,受中央和該省持續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及煤炭、鋼鐵行業去產能政策等多重因素影響,能源原材料產品價格企穩回升。今年以來,煤炭、鋼材、焦炭等產品價格雖有所波動,但總體保持高位運行態勢。主導產品價格的持續高位,對提高企業生產積極性、引導企業穩產增產、改善效益發揮了積極作用。
今年以來,該省聚焦大數據、新材料、煤化工、現代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產業等7大重點領域,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力度。出臺了“1+7”實施方案及配套的2017年行動計劃,對每一個新興產業堅持“五個一”推進,即每個產業一個規劃、一個實施方案、一個行動計劃、一套政策、一個推進小組,全力培育新發展動能。此外,該省大力推進電力體制改革,降低企業用電成本,促進企業用電、生產增長。(中國工業報記者楊中)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