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經濟最新觀察:開啟快進模式 拓展轉型路徑


    來源:新華社   時間:2017-06-15





      “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歷經斷崖式下跌兩年之久的山西經濟,一路涉險克難,步入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歷史拐點。各項改革密集推進,新舊動能加速轉換,助推山西突圍“一煤獨大”“一股獨大”發展困局。

    (資料圖片 來源于網絡)
     
      優化供給結構走出漫長“寒冬”
     
      回采完最后一個采煤工作面,資源枯竭的晉煤集團王臺鋪礦進入關井階段,在礦區“嗡嗡嗡”響了60年的電機聲消失了,數千名職工陸續走上新崗位。
     
      今年,擺在晉煤集團面前的是這樣一組數據:
     
      3座老礦關閉,退出產能635萬噸;1座新礦被置換出,增加先進產能600萬噸;3座主力礦入圍全國科學產能百強,總產能2500多萬噸。
     
      “退一步”是為了“進兩步”,退出落后產能是為了改變山西“一煤獨大、大而不強”的產業現狀。
     
      山西煤炭產量與內蒙古相當,但煤礦數量是內蒙古的兩倍;神華集團煤炭產量相當于山西產量的一半,但人員只有山西的十分之一。人員多、包袱重,是山西煤炭行業通病。
     
      伴隨價格下行,從“噸煤利潤買不起一瓶礦泉水”到“挖一噸虧十元”,山西經濟一度陷入長達30個月的“三九隆冬”。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扭轉經濟困局的“關鍵一招”。受益于“三去一降一補”,山西煤炭行業扭虧為盈,清理欠薪欠保上百億元;太鋼集團研制出圓珠筆尖秘方,摘掉了小筆尖上的“洋帽子”;從發射平臺、飛船零部件到航天員健身器材,山西制造助力神舟飛天……
     
      今年以來,煤、焦、鋼市場向好,山西優化產業結構的決心不動搖,在去年大力去產能基礎上,年內再關18座煤礦,退出煤炭產能1740萬噸,退出鋼鐵產能170萬噸。
     
      聚焦轉型綜改開啟快進模式
     
      去年下半年以來,山西省級層面出臺25個改革類制度性文件,涉及經濟轉型、國資國企、電力體制、生態環保、司法體制、黨的建設等改革領域,各級領導干部當起改革“施工隊長”。
     
      “資源枯竭礦、廠辦大集團、企業辦社會、人多負擔重”,不少國企背著包袱賽跑。僅企業辦社會一項,同煤集團每年就要花費40多億元。
     
      國企改革是今年山西強力推進的重大改革之一。今年以來,同煤首批職工家屬區的水、電、暖和物業管理職能加快移交地方。這一庖丁解牛式的改革,使企業辦社會這塊難啃的“硬骨頭”有望“骨肉”分解。
     
      開發區是山西改革創新的“主戰場”。去年底,山西啟動開發區“二次創業”,用全省2%的國土面積建設開發區。面積僅7.53平方公里的長治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曾是全國國家級高新區中面積最小的,一些千方百計引來的好項目無法落地。今年長治高新區面積擴大到104平方公里,一批機器人、大數據等項目正在洽談。
     
      堅定轉型定力拓展轉型路徑
     
      山西省委省政府強調,雖然經濟回暖,但轉型定力一刻不能松。省政府主要領導明確指出,不要只盯著地下的煤,要換個腦子看資源。
     
      “煤炭是資源,文化同樣是資源。”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舊石器文化遺址、金元以來的地上古建筑數量,山西均居全國第一。
     
      近期,山西啟動149處旅游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發布187個旅游項目集中招商,旅游類競技節目《人說山西好風光》連辦兩季,火爆熒屏。晉山晉水和厚重文化正成為煤炭大省的“金飯碗”。
     
      大數據成為山西“下一個能源”。今年是山西大數據規劃實施元年,阿里巴巴、華為等一批大數據引進項目加速落地,百度云計算(陽泉)中心安全運行兩年,今年繼續擴容。
     
      文化旅游、大數據、節能環保、現代服務業……為加快轉型,山西快馬加鞭,接連打出組合拳:
     
      3月,新出臺的考核評價辦法用六成指標考轉型、考創新;月底,山西又決定,用二流財政實施一流人才政策。
     
      4月,招商引資工作被列為“一把手工程”;月底,首批總投資千億元的71個項目在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開工奠基。
     
      5月,全省試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變“先批后建”為“先建后驗”,唱響“人說山西好環境”;中下旬,62家央企千億元投資助力山西轉型發展,累計對接合作項目162個。
     
      更多精準給力的改革措施正在醞釀出臺。(完)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山西確立2017年旅游發展新目標

      到2020年,力爭旅游經濟總收入、人均出游率、旅游就業三項主要指標實現“三個翻一番”。將旅游業建設成為山西經濟結構調整的先導產業、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
      2017-03-23
    • 山西今年投入12.9億元建設大水網

      記者從山西省財政廳獲悉,近日省財政下達大水網骨干工程建設經費12 9億元,用于中部引黃、小浪底引黃、東山供水、淜頭水電站工程的建設。
      2017-03-23
    • 山西近5年排污權交易逾18億元

      山西省環保廳日前發布數據顯示,2016年山西省累計完成排污權交易224宗,成交金額3 79億元。過去5年間,山西共累計完成排污權交易金額逾18億元。
      2017-03-24
    • 山西省新能源發電突破500億千瓦時

      從2008年7月28日山西首座風電場正式并網至今年2月底,全省風電、光伏新能源發電累計已突破500億千瓦時,達到538億千瓦時,全省新能源發展邁入了新的階段。
      2017-03-24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