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省政府新聞辦召開《關于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新聞發布會,該《實施意見》在農產品質量品牌建設方面,推出了相應的扶持獎勵政策。
據了解,山西是繼甘肅、河北、遼寧之后,全國第4個出臺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實施意見的省份。《實施意見》以國務院辦公廳意見為基本遵循,結合山西發展實際,明確了山西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目標任務、發展方向和重點環節。
《實施意見》確定的主要目標為:到2020年,山西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0%,全省農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超過2000億元,年均增長6%以上,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達到1.5∶1;結構布局進一步優化,功能產品研發和品牌建設取得較大突破,行業整體素質顯著提升,支撐農業現代化和帶動農民增收作用更加突出,滿足城鄉居民消費需求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到2025年,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0%,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轉型升級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一批在全國市場有競爭力的知名品牌、大型企業集團和產業集群。
《實施意見》具體提出了財政金融支持、保障項目用地、加快科技創新、加強人才培養、加強質量品牌建設、促進產品流通、強化招商引資、落實稅收及用電政策等8個方面32項政策措施。
在加強農產品質量品牌建設方面,《實施意見》提出,鼓勵龍頭企業開展質量管理、食品安全控制、追溯等體系認證,鼓勵龍頭企業承擔國家級和省級標準化示范試點項目,并在項目選擇上給予優先考慮。鼓勵龍頭企業承擔山西省農業地方標準的起草工作,及時將先進的生產技術、科研成果轉化為標準。鼓勵農業龍頭企業開展產品認證,實施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繼續推動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按照有關規定,對于農業龍頭企業中首次獲得馳名商標和山西省著名商標的中小微企業給予財政獎勵。加強農產品商標和地理標志商標注冊與保護,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仿冒偽造品牌等行為。加大對優勢農業龍頭企業國外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的培訓。(記者秦海峰)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