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糧王國”山西呂梁政府再搭臺 助“土貨”走出大山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4-30





      土豆、紅棗、核桃、香菇,這些在山西省呂梁山隨處可見的土特產,已成為呂梁市對外推介的一張“名片”。日前,第三屆呂梁名特優功能食品展銷會新聞發布會在太原召開,呂梁市副市長尉文龍向數十家媒體推介“自家”農產品,為本月底將在呂梁汾陽舉行的展銷會預熱。

      曾經盛產煤炭的呂梁市正在重塑“雜糧王國”“旅游勝地”形象。事實上,呂梁市農業歷史悠久、品種資源豐富、特色精品眾多。近年來,呂梁市因地制宜,圍繞農產品的市場化、標準化、品牌化進行研究和開發,以“名特優功能食品”為突破口,讓“土貨”走出大山。

      由呂梁市委、市政府主辦的“第三屆呂梁名特優功能食品展銷會”將于2019年4月28日到30日在汾陽市會展中心舉行,集中宣傳展示呂梁特色優質農產品、功能食品、特色小吃等,搭建特色農產品投資貿易平臺,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打造一批名特優功能食品知名品牌。

      呂梁已有四五千年的小雜糧栽培歷史。目前,雜糧常年種植面積200萬畝左右,約占山西省的1/5;產量1.8億公斤,占全省的12.6%,主要有谷子、大豆、雜豆等20余種;呂梁紅棗年產量3億公斤左右;核桃種植面積達到300萬畝,常年產量5000萬公斤;馬鈴薯種植面積達100萬畝,年產量60萬噸;以香菇為主的食用菌種植規模6000萬棒,鮮菇年總產量達6萬噸;野生沙棘100余萬畝,約占全省的1/5,年產量3200萬公斤。

      上述農產品的功能性被重視是在近幾年。尉文龍介紹,根據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鑒定,呂梁小米、腎型大豆等雜糧所含的粗蛋白、氨基酸以及鈣、鐵、鋅等微量元素,顯著高于同類產品,對增強人體免疫力十分有利;中科院生化物理研究所的鑒定顯示,呂梁紅棗含有18種氨基酸、10種維生素和14種微量元素;據中國農業科學院鑒定,嵐縣種植的馬鈴薯克新1號、冀張薯8號、晉薯16號、青薯9號四個主打品種的淀粉、蛋白質、維生素C等主要營養成分含量,均高于市場上的普通品種。

      呂梁還圍繞核桃先后開發出核桃油精丸、核桃飲料等80多種產品,獲得了ISO9001、2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國內有機食品認證和歐盟、美國、日本有機食品認證,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以野生沙棘為原料的果汁、果醬、果油等20余種沙棘產品,市場輻射到20多個城市;“呂糧山豬”成為山西首家直供港澳的生豬品牌。

      除了官員主動外出推介,讓“土貨”走出“深閨”,展銷會上,呂梁市還將借助“紅色地標”“華北氧吧”“白酒文化”等旅游文化資源,邀請游客體驗鄉村之美。(完)


      轉自:中新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以小米為切入點和抓手 山西力推雜糧產業發展

      為加快推進“山西小米”品牌建設,近日,山西省糧食局召開全省重點小米加工企業座談會。會上,馬珩介紹了“吉林大米”品牌建設有關經驗和《“山西小米”品牌建設方案(討論稿)》
      2017-08-03
    • 山西小雜糧:從產業鏈到致富鏈

      山西素有“小雜糧王國”美名,全省從北到南種植生產的小雜糧品種多、品質優、產量高。小雜糧從種、管、收到加工再到銷售,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如何組織農民把小雜糧做成全產業鏈,不僅僅是豐產豐收的問題,更是增收的關鍵。
      2019-04-16
    • 山西推進雜糧產業化開發

      山西推進雜糧產業化開發

      為更好促進全省雜糧產業發展,積極支持從事糧食生產及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主體,當天下午,由省供銷社牽頭,山西供銷雜糧有限公司與山西省農業信貸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共同召開首批30余家雜糧(農特產品)企業融資協調會
      2019-04-28

    熱點視頻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中國人民銀行: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勢在必行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中國人民銀行: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勢在必行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