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玉米村”借“沼氣經”轉型 一業帶多業助農增收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6-30





      30日,山西省長治市屯留區吾元鎮西嶺村的蔬菜大棚內,村民們正在采摘西葫蘆和豆角,該村村支書常幫存介紹,兩年前,他們村還是地地道道的“玉米村”,沒有更多增收渠道,村民們收入不高。通過延伸沼氣產業鏈,下聯種植有機果蔬,西嶺村找到了脫貧增收路。


      西嶺村是屯留區西北部的一個小山村。常幫存告訴記者,目前該村有203戶568人,村民們世代種植玉米,近些年即使是好年份每畝年收入也不足千元,村里幾乎沒有產業,“想增收,就得外出打工”。


    a4a1-ivrxcex6538481.jpg

      西嶺村是屯留區西北部的一個小山村。2018年,該村投資新建了再生資源回收站、沼氣站。李紅衛攝


      2018年,為了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西嶺村投資新建了再生資源回收站、沼氣站,將人畜糞便、餐廚垃圾和可腐爛垃圾實現了無害化處理,產生的沼氣用于炊事、取暖,曾經洗澡不便的村民們有了公共浴室。


      生活方便了,村子變美了,沼氣站還讓渴望增收的西嶺村人有了延伸產業鏈的“抓手”。2019年,常幫存帶領村干部前往山西省農科院,引進紅富士蘋果品種。村里的合作社流轉土地120畝,種植優質果樹,采用循環農業模式生產綠色有機水果。村民們可獲得每畝地每年600元的流轉費用,還在家門口有了就業崗位。


      此外,西嶺村的合作社還流轉土地13畝,建起了10個蔬菜大棚,種植西紅柿、西葫蘆和豆角等經濟價值更高的作物,同步鋪設澆灌管網,把沼液和水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混合澆灌,既利用了沼渣、沼液,也省去了化肥。此外,西嶺村還有100畝玉米地種上了露地辣椒。


    0772-ivrxcex6538529.jpg

      沼氣站產生的沼氣用于炊事、取暖,曾經洗澡不便的村民們有了公共浴室。生活方便了,村子也變美了。李紅衛攝


      延伸沼氣產業鏈,讓西嶺村有了更多能使村民脫貧增收的產業。此外,每一戶種著自家田地的農民也能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西嶺村免費給村民提供沼渣、沼液,同時進行技術指導,全村4000畝耕地建成了綠色無公害農業種植基地,一些村民陸續種上土豆、紅豆、綠豆等小雜糧,增加收入。常幫存告訴記者,他們村利用沼渣、沼氣的村民,年收入可提高近30%。


      52歲的徐天榮患有慢性病,無法外出打工,還有兩個孩子正在讀大學。一家人此前全靠自家的十幾畝玉米地生活,十分拮據。徐天榮從去年開始在蔬菜大棚打工,每月有1500元的工資。他還將3畝玉米地改種小雜糧,每畝年收入達3000元,翻了幾番。加上其余玉米地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逐漸好了起來。


      “建起沼氣站,延伸沼氣產業鏈,讓西嶺村變美、變富。”常幫存說,下一步,他們村還將利用好沼氣、沼渣、沼液資源,發展更多產業,帶領村民增收致富。(李庭耀楊建偉)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提振信心 釋放潛力 市場明顯回暖 提振信心 釋放潛力 市場明顯回暖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