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推動企業進行設備更新、工藝升級、管理創新、擴大產能等,重點對10個項目實施技改升級與搬遷擴建,全面推動傳統產業提質增效,煥發生機活力。
瞄準內蒙古自治區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的戰略定位,搶抓新能源發展機遇,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對硅晶材料、儲能裝備制造等6條產業鏈進行延鏈補鏈強鏈,投資建設了25個項目,產業規模持續壯大,支柱作用愈發凸顯。聚焦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著眼未來長遠發展,積極搶占未來健康、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信息等未來產業新賽道,重點實施了21個項目。
深入實施科技“突圍”工程,全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園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今年以來,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凝心聚力強招商、拼經濟,前瞻布局搶賽道、抓發展,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以產業為依托、以項目為抓手、以服務為支撐,堅定不移走新型工業化之路,努力在“六大產業集群”發展上打頭陣、沖在前,成為全市工業發展的排頭兵、招商引資的主戰場、未來產業的制高地,加快推進“五區”建設,全力打造“城市副中心”,積極申報國家自貿區,爭取創建國家高新區,加速向“千億級園區”邁進。
緊緊圍繞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業“三大主導產業”,重點實施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和未來產業謀篇布局“三大行動”,逐步打造全區規模最大、產業鏈最為完整的動物疫苗研發生產基地、電力電氣裝備制造基地、新能源商用車制造基地。
今年1至7月,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7.46億元,同比增長106.38%,全市排第1位。其中,工業固投完成23.28億元,同比增長176.47%。進出口總額完成27.21億元,全市排第2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5.89億元,完成年初任務22.7億元的70.1%,超序時進度11.8個百分點,同比增長21.1%,增長總量排全市第1位,增速排全市第3位。
今年,進一步優化土地供應,盤活11個項目1689.24畝低效閑置用地,保障吉利遠程、弘昌新材料、圓速蒙泰、未來能源等項目用地。在完善基礎設施方面,重點實施49個基礎設施項目。與此同時,立足園區發展需求,結合道路管網建設,先后對陽光大街、開放大街、丁香大街等13條道路進行提升改造,打造75個景觀節點、新建20公里步道;圍繞阿特斯、華耀光電、標準廠房等重點項目建成3個生態停車場,提供1162個停車位,有效解決了停車難問題,實現園區環境面貌、品質雙提升。
改革風勁春潮涌,奮楫揚帆啟新程。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正緊緊圍繞“城市副中心”的發展定位,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堅持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優化營商環境三位一體抓落實,堅定不移走好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推動傳統產業提檔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未來產業拔節起勢,為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首府新篇章貢獻更多力量。(記者 宋向華)
轉自:中國日報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