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是第一要務,是群眾根本的利益所在,而招商引資是發展的關鍵。""最近幾年,招商工作競爭越來越激烈了。"
……
對此,南昌高新區投資促進局副局長熊杏敏深有感觸:"在新質生產力快速發展的當下,我們在推動產業發展方面,應該更具有前瞻性、對行業有更深入的了解與分析。"
隨著江西省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持續深入,各地圍繞審批制度改革、政務服務標準化、法治政府建設、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等方面持續發力,"一小時辦結""全生命周期服務"、政企交流會等成果亮點頻頻涌現。
如何在各地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中脫穎而出,成為企業期盼的選擇?南昌高新區的答案是:打造專業化招商隊伍,從產業鏈發展方向出發,讓專業人招專業商。
既抓數量也抓質量
今年1至7月,南昌高新區新簽約項目81個,同比增長39.6%;總投資額約348.86億元,同比增長21.98%。
這些項目中,不僅有以龍旗AI筆電研發生產基地為代表的"AI PC"全新賽道項目,還有以贛鋒鋰電電池電芯、兆馳晶顯LED新型顯示終端為代表的新能源、新顯像技術等賽道項目。從項目名稱能夠看出,"智能制造""產品附加值""具有廣闊應用前景"是項目的共同屬性。
"引進的項目均和南昌高新區產業發展方向匹配,能夠起到很好的完善、帶動作用。"熊杏敏介紹。
以南昌高新區主導產業之一的電子信息產業來說,該產業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移動智能終端和LED兩大特色產業集群。在移動智能終端產業集群領域,90%以上移動智能終端產品一級零部件實現了南昌高新區內配套生產;在LED芯片產業集群領域,南昌高新區LED芯片產能位居全球第一。
如何讓產業鏈向著上下游進一步延伸?
過去,南昌高新區集聚了一大批零部件生產企業,但缺乏手機品牌制造頭部企業。為完善產業鏈結構,南昌高新區招商專班經過不懈努力,成功引進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前四的傳音控股,成功補齊短板。該項目2022年落地后不斷發力,2023年在南昌高新區完成手機出口1409萬臺,出口額46.4億元。
"不能撿到籃子里就是菜,必須是能生根發芽的種子。" 熊杏敏介紹說,近幾年,南昌高新區相繼引進了臺灣光群、春秋電子、華視光電、遠鴻模切等50余個關聯度高、配套性強、集聚性好的制造業項目落戶。
部分"種子"發芽的成效已經顯現。
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南昌高新區進出口額達169.65億元,同比增長3.8%,其中出口額為117.94億元,同比增長16.1%,連續6個月保持正增長。從產品結構看,電子元件、半導體制造設備、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等具有高附加值的產業正在成為外貿"主力軍"。
既抓服務也抓環境
在今年落戶南昌高新區的項目中,為何兆馳、龍旗等誕生于深圳、上海等沿海城市的科技制造型企業,選擇在內陸地區的南昌高新區增資擴產?多家企業給出的共同回復,無不是"重環境"。
"兆馳與南昌實驗室進行協同技術攻關,企業產品從初期傳統照明、半導體照明快速迭代到電視背光、Mini RGB直顯等高端領域。" 江西兆馳半導體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胡加輝表示,近3年來兆馳每年研發投入增長30%以上。在南昌高新區牽線搭橋下,該企業研發環境有了很大提升。
要想在招商時準確找到企業落戶需求,離不開對企業發展各要素的深入研究。
自從開展招商體制改革以來,南昌高新區便建立一支與主導產業專業匹配度達100%的招商隊伍。南昌高新區招引的每一個項目,均建立在對現有產業鏈發展情況的研判上。同時,"一個產業、一支隊伍、一本招商手冊、一套招商政策、一篇產業PPT"的"五個一"標準化作業,成為南昌高新區產業鏈招商的行動標準。
瞄準產業鏈缺失環節,有針對性地補"鏈點",促進"鏈主"企業做大做強做優,區域產業才能聚優成勢。
南昌高新區先后引進、培育了輝泰電子、祥喆精密、聯創光電、中發天信等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行業領先企業,打通了產業鏈堵點、斷點,更暢通了產業循環。
由此,南昌高新區在移動智能終端、LED、航空制造等領域均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且在全國具有較強競爭力:其移動智能終端產業全球地位持續提升,成為全球重要的數字硬件制造基地;LED產業坐擁全產業鏈自主知識產權,集聚了包括兆馳、中微半導體、聯創光電、晶能光電等行業翹楚在內的鏈上企業70余家,形成了從襯底材料、外延、芯片、封裝到終端應用及核心關鍵生產設備等全自主知識產權垂直一體化產業鏈;航空制造產業集聚了中國商飛、洪都航空、三瑞科技、中航光電等一批優秀的航空產業鏈企業。
如今,產業鏈招商匯聚成強勁態勢,南昌高新區在產業鏈發展上呈現出"一業興帶動百業興"的氣象。(趙陽)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