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廣州市投資發展委員會辦公室正式掛牌成立。這家將“投資”與“發展”寫進機構名稱的招商機構,如何革新廣州城市招商引資工作?
11月22日,在廣州市“拼經濟穩增長·項目建設加力給力”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商務局(市投資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副局長張海波介紹,市投資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全市招商力量更集中、行動更主動、目標更聚焦、環境更優化、成效更明顯。今年1—9月,廣州全市新登記經營主體46.4萬戶,同比增長13%;新設6223家外資企業,增長32.2%,占全國14.7%。
凝聚合力,構建招商引資新機制
據介紹,廣州已構建市主要領導牽頭的市投資發展委員會“抓總”,市投發委辦、各區黨委政府、市屬國企招商平臺3大招商主體“主戰”,市行業主管部門、各類投資主體、招商中介機構3類協同主體“聯動”的“1+3+3”聯合作戰招商體系。同步出臺《關于新時期推動招商引資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意見》,指導規范全市招商工作。
目前,廣州市層面與各區、各國企緊密聯動,集團作戰態勢明顯。各市直部門主動謀劃大項目,主動保障招商資源要素,如市規自局推出100平方公里(15萬畝)可招商產業用地。
策劃先行,探索產業招商新路徑
同時,廣州市投資發展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為“市投發委辦”)緊扣城市戰略,注重審視策劃,積極協助企業找到在廣州的投資發展路線圖,努力成為項目策劃者、資源整合者、機遇促成者、專業服務者,促進城市與企業雙向奔赴、相互賦能、共同發展。在招商目標主體上,瞄準世界500強、央企、獨角獸企業及適合廣州產業方向的項目,“一類一策”,推送可感可知可及的招商產品。
在招商產業選擇上,重點在汽車制造與銷售、新型顯示、綠色能源和新材料、集成電路、數智產業、生物醫藥與健康等領域策劃招商。近期,一批央企、外企及高科技企業在廣州找到了投資切入點,正加快落地,顯示出產業審視和策劃式招商的良好效果。
聚商引流,拓展投資促進大網絡
張海波介紹,市投發委辦在成立后一個月內,即組建了北京、上海、香港、新加坡四大招商站,主動到投資前沿地延攬項目。同時,利用廣交會、進博會、《財富》世界500強峰會等開展會展招商,并組織20多場大企業團組訪穗,通過高能級、大流量平臺和活動,聚力引流全球投資資源。
優化服務,提升營商環境軟實力
此外,廣州還在全省率先出臺“外資高質量發展20條”“優化外商投資環境12條”,促進外企投資。強化“投行思維”,利用100億天使母基金、500億創新投資母基金和1500億產業投資母基金,為企業提供全過程投融資服務。推行“市場+資源+應用場景”招引新模式,充分運用廣州豐富的“醫”“數”“碳”等應用場景,以大市場吸引大項目。
數讀成效:新設外資企業增長32.2%,占全國14.7%
張海波用數據說明成效:今年1—9月,廣州全市新登記經營主體46.4萬戶,同比增長13%,第三季度增速比上半年提高6.5個百分點,在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中,廣州市新登記經營主體的數量和增速均居第一位;新設6223家外資企業,增長32.2%,占全國14.7%;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8%,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5.2%,占制造業投資的比重提升至54.2%。
在本月初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上,廣州簽約產業項目200多個,投資總額約3500億元,項目數和投資總額均居全省前列。
希音灣區供應鏈、全國首家外商獨資醫院等均落地廣州
在高質量項目落實上,廣州今年引進百億級項目8個,包括全國最大的跨境電商供應鏈總部——廣州希音灣區供應鏈項目開工建設。
張海波表示,廣州引進的多個項目呈現先導性。例如,LVMH集團旗下路威凱騰等成立消費股權基金,成為全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中獨具特色的一支金融力量;新加坡鵬瑞利集團利用近期國家醫療領域開展擴大開放試點新政策,簽約設立新政策頒布以來全國首家外商獨資醫院;在金融資產投資公司政策試點擴大后,廣州成立了全國首支百億級(AIC)股權投資基金;今年國內最大額的零售商業資產交易——太古地產廣州文化中心項目(投資21億元)用地已摘牌。(方晴 侯翔宇)
轉自:廣州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