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以下簡稱"火炬中心")、湖南湘江新區、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共同主辦的"火炬引航郵企共進--賦能科技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系列活動中部專場"活動在湖南省長沙市舉辦。其間,火炬中心發布了2024年全量科技企業創新積分數據。
記者了解到,為深化產融合作,扎實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火炬中心充分發揮業務系統數據整合優勢,通過打通政務數據通道匯集企業數據,首次形成年度企業創新積分標準分"對照庫",總體呈現出"全、新、多"三大特點。
"全",體現在覆蓋范圍全。不僅實現了178家國家高新區全覆蓋,也實現了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科創板上市企業等優質科技企業群體全覆蓋。
"新"體現在方向領域新。企業全部來自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具備鮮明的"高""新"特征,出現更多符合新質生產力方向的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量子科技等戰略性產業。
"多",體現在呈現維度多。測算完成的近52萬家企業,分別從區域分布、技術領域分布、成長階段、積分分值、貸款記錄等不同維度進行呈現,首次推出火炬企業創新積分"十大系列"榜單。
據介紹,企業創新積分制是一種基于數據驅動、定量評價、積分賦能、精準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的新型科技金融政策工具。火炬中心關于企業創新積分制的研究始于2019年。在充分參考借鑒國際和國內創新能力評價實踐基礎上,結合國家高新區試點經驗,綜合考慮指標的價值發現性、可獲取性、可比較性、可量化性和可解釋性等方面因素,2022年9月26日,火炬中心正式印發了《"企業創新積分制"工作指引(1.0)》,包含共三大類18項"企業創新積分制"的核心指標。
為進一步加強研發投入和專利管理,提升技術創新能力,2023年,火炬中心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了創新積分制工作的發明專利--一種科技型企業創新能力量化評估方法及系統。2024年4月,該發明專利獲得授權。
下一步,火炬中心將持續完善企業創新積分評價模型,定期發布企業創新積分指數,采用企業創新積分制的體系化推廣策略,從推動政策落實落地、引導金融機構完善金融產品和服務、搭建金融機構和企業溝通交流平臺、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推動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引導地方政府廣泛使用企業創新積分制等7個方面重點發力。同時,突出更廣泛的應用場景,探索企業創新積分制與優質企業梯度培育、科研助理崗位開發、中國創新創業大賽、顛覆性技術大賽、跨區域科技產業資源對接和特色產業園(集群)建設等重點工作協同融合發展。(記者 路軼晨)
轉自:中國電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