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筆者獲悉,渤海鉆探第一錄井公司自主研發的儲層流體性質快速識別技術近日取得重大突破。該成果在SCIE國際權威數據庫收錄的國際知名地學期刊《Geofluids》上發表,經38口井驗證,解釋符合率達92.3%,較傳統方法提升15個百分點。
面對傳統解釋方法存在的多解性強、依賴主觀經驗等技術瓶頸,科研團隊創新構建“參數耦合-智能降維”技術體系,首創基于“粒子群-蟻群”算法的動態優化系統,實現數據智能清洗、模型自主迭代。特別是開發的宏程序解釋平臺,原本需要8小時的分析工作,現在只需要3分鐘就可完成,在重點區塊應用中,成功識別出3套隱蔽油氣層。
這項技術相當于給錄井數據裝上“智能翻譯器”。團隊突破傳統圖解法的局限性,使核心參數權重分配精確度大幅提升。在海南福山油田應用中,針對復雜斷塊油藏特點,建立差異化解釋模板,使薄互層流體識別分辨率提升至0.5米。
該項自主創新技術將傳統解釋方法帶入“算法驅動”新階段,其高精度、高效率特點尤其適用于頁巖油氣、致密氣等非常規資源開發,有望成為智能油氣田建設的關鍵技術支撐。(通訊員 李爍 張燕)
轉自:中國石油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