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扭住創新"牛鼻子" 培育制造業"小巨人"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7-21





      “力爭到2025年,優質企業梯度培育格局基本成型,發展形成萬家‘小巨人’企業、千家單項冠軍企業和一大批領航企業。”這是日前工信部、商務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培育發展制造業優質企業的指導意見》提出的規劃藍景圖。


      加快培育發展制造業優質企業不僅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防范化解風險隱患、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的迫切需要。


      加快培育制造業優質企業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實施領航企業培育工程,培育一批具有生態主導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推動中小企業提升專業化優勢,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王是業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中國融入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的必然選擇,也是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的迫切要求。為此,《指導意見》提出了明確的發展方向和政策支持。


      在構建優質企業梯度培育格局上,《指導意見》提出健全梯度培育工作機制,引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成長為國內市場領先的“小巨人”企業,聚焦重點行業和領域引導“小巨人”等各類企業成長為國際市場領先的單項冠軍企業,引導大企業集團發展成為具有生態主導力、國際競爭力的領航企業。在提高優質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上,《指導意見》提出支持參與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在促進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上,《指導意見》提出組織領航企業開展產業鏈供應鏈梳理,鼓勵通過兼并重組、資本運作、戰略合作等方式整合產業資源,提升產業鏈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創新是制造業發展的“牛鼻子”。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對國際商報記者直言:“中國是世界制造業大國,也被稱為世界工廠,但中國很多產業依然處于微笑曲線的底端,需要真正推動產業鏈的全面化發展,真正解決一些核心‘卡脖子’的問題,才能擁有屬于自己的產業優勢。”


      為了加快培育制造業優質企業,《指導意見》從支持企業自身做強做優做大方面提出了六項任務舉措,從政策支持和精準服務方面提出了兩項保障舉措,對企業培育發展予以支持。


      制造業要擁抱數字化


      在王是業看來,提升制造業發展水平、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還面臨很多服務方面的短板,尤其是在生產性服務、技術先進型服務等領域,中國與發達國家企業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推動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的機遇蘊藏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中科技迭代激發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快速發展,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數字經濟的應用與發展,‘后疫情時代’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


      王是業進一步表示,一方面,制造業可以通過數字化轉型來拓展市場、提高效率、提升質量、優化資源配置以及開展模式創新。信息傳輸服務企業應加強對制造業的行業研究,提高對制造業發展趨勢的認識,緊密對接傳統制造業的轉型需求,提供更加定制化的系統解決方案,助力傳統制造業快速、精準實現轉型。


      另一方面,制造業也要為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技術升級和安全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信息傳輸服務業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是建立在強大制造業基礎之上的,特別是在全球技術競爭加劇、國際技術合作限制增多的背景下,高新技術產品對信息傳輸服務業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相關領軍企業可探索向制造業環節延伸,通過投資、技術合作等方式反哺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記者 白舒婕)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