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印發制造業創新能力提升行動計劃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4-07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制造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加快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科技廳、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局等四單位近日聯合印發《廣西制造業創新能力提升工程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提出,通過核心技術攻關及產業化、制造業創新平臺建設、創新型企業培優育強、質量標準品牌建設提升、制造業人才隊伍建設等行動,到2027年,廣西制造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創新平臺體系日益完善、創新型企業規模逐年遞增、制造業質量品牌穩步提升、產業人才隊伍持續壯大,力爭實現有研發機構的企業占比提高至25%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提升至30%以上的目標。


      《行動計劃》提出,廣西將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及產業化行動。


      一是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施科技"尖鋒"行動,進一步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鼓勵產業鏈"鏈主"企業發揮主導作用,牽頭在重點領域和產業鏈關鍵環節開展核心技術攻關,每年實施產業類科技項目100項以上。加大產業基礎創新能力建設,對承擔工業母機、農機裝備等重大專項、產業基礎創新發展重點項目予以重點支持。


      二是強化共性技術工藝應用。引導創新資源向行業共性技術工藝需求聚集,促進行業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孵化。支持開發應用增材制造、超精密加工、無模鑄造、精密鍛造等共性工藝技術,提升共性技術供給能力。以推進企業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建設為契機,開展數字化工藝創新和集成應用,有效提高企業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


      三是加快新產品新技術開發。加大新產品新技術培育力度,引導創新主體加強新產品研發,鼓勵企業開發、推廣和應用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遴選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優秀新產品新技術。支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軟件創新發展和推廣應用,大力推動創新成果應用場景建設。


      四是推動創新成果產業化。實施產業基礎再造,補齊"五基"和產業技術基礎等短板弱項,每年實施自籌經費技術創新項目100項以上。系統提升產業鏈斷供斷鏈風險防控能力,每年實施突破"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項目10項左右。加快優質創新成果推廣應用,每年實施新興產業培育項目30項以上、重大科技創新成果應用項目10項以上。


      《行動計劃》提出,廣西將開展制造業創新平臺建設行動,包括加強企業創新載體建設、加強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加強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


      在創新型企業培優育強方面,廣西將培育壯大制造業龍頭企業、構建創新型企業梯次培育體系、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體系等。


      在質量標準品牌建設提升方面,廣西將加強品牌質量培育,到2027年,自治區級以上質量標桿達到400項以上,質量管理能力檢驗級以上企業超過20家;強化標準引領支撐,加強制造業標準化建設,以標準化引領產業創新發展,構建全區制造業標準體系,指導和鼓勵企業參與產業標準制修訂。


      此外,《行動計劃》提出,在制造業人才隊伍建設方面,要強化創新人才培育,推動人才成長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實施廣西制造業人才支持計劃,支持龍頭企業與職業院校共建緊缺人才培養基地和實訓基地。推進產業人才集聚。圍繞突破制造業關鍵核心技術、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等環節,精準引進技術創新領軍人才。強化與發達地區的人才交流合作,支持建設一批東西部產業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桂訊)


      轉自:中國電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