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9日從北京市財政局了解到,北京市自2014年啟動“首都科技創新券”以來,已累計投入1.4億元。該舉措降低了企業技術創新成本,引導科研機構的科技資源、研發活動更多地向市場需求傾斜。
據了解,“首都科技創新券”是北京市一項創新性財政經費保障制度,由政府向企業發放創新券,企業用創新券向研發服務機構購買科研服務,研發服務機構持創新券到政府部門進行兌現,從而實現對科技型小微企業創新創業活動提供精準扶持。
三年來,中科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28家單位、623家實驗室參與創新券接收工作。79家創新型孵化器、行業協會等科技服務機構成為推薦機構,為小微企業和創業團隊申請創新券提供專業化服務。累計支持1998家小微企業和創業團隊共計2156項創新創業項目。
北京市財政局副巡視員張宏宇介紹,“首都科技創新券”改變了以往由政府決定研發內容、企業申請經費的模式,轉變為由企業自主研發,政府給予配套資金并搭建服務平臺的模式,突出了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推動高校、院所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從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另據介紹,在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背景下,北京市財政局加大科技資金投入力度,從2012年的170.3億元,增長至2016年的244.06億元,5年間增長了73.76億元。同時,北京市科技創新領域基金規模1628.29億元,基金層面平均放大7.43倍。(記者蓋博銘)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