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宣布,"海爾兄弟高清重制版"在視頻平臺上線。這看似是經典 IP(本文中指版權形象)的懷舊回歸,實則展現了海爾集團以社會價值為錨點、以技術創新為動力的品牌發展戰略。我們看到,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一批中國企業通過關注社會需求、堅持創新引領,有力提升品牌形象與價值,為企業如何平衡社會效益與商業價值提供了范本。
煥新海爾兄弟 IP并非簡單的商業變現,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海爾集團將承擔社會責任作為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一環。上世紀90年代,這部以科普為主題的動畫片,以"知識+娛樂"的模式填補了當時兒童教育產品的部分空白。如今,面對短視頻沖擊下兒童優質教育產品稀缺的現狀,煥新海爾兄弟 IP,不僅提升了海爾集團的品牌形象,更在情感層面建立了與幾代消費者的價值共鳴。
從阿里巴巴推出"螞蟻森林"項目,推動實現環保與"碳中和",到蒙牛開展營養普惠計劃,為貧困地區兒童提供牛奶……調查研究顯示,消費者更愿意為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品牌買單。由此可見,企業通過持續關注并解決社會大眾關注的痛點問題,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不僅是單一企業的戰略決策,更是整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對品牌社會價值的追求應始終與技術產品創新緊密相連,將創新驅動作為社會價值的實現路徑。例如,海爾集團回應網友關切,加緊研發"懶人洗衣機";騰訊關注科技向善,以科技之力為消費者筑牢金融安全防線。這樣的做法既延續了品牌生命,又展示了企業的創新實力,使得創造社會價值不再是單純的公益行為,而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由此可見,企業真正的品牌長青之道,在于將對社會需求的敏銳洞察與對技術創新的不懈追求結合起來。唯有將社會價值作為戰略支點,以創新為杠桿,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持續撬動企業市值增長。這種超越短期利益的品牌建設思維,正是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躍升的"強力引擎"。(時雨)
轉自:中國知識產權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