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小鎮文學”“縣城文學”引發讀者廣泛共鳴,熟悉的家鄉親切感油然而生。如今,縣鄉村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商業業態、設施服務、人居環境等全方位提升,縣域全面發展為這份鄉情增添了活力。
走進成都青白江區,近有林蔭郁郁蔥蔥,遠有雪山直插云霄。“雪山下的公園城市”是對它的真實寫照。連年躋身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中國營商環境質量十佳區的青白江區,圍繞“陸海聯運樞紐、國際化青白江”的定位,著力打造風采獨特的縣域商業體系,連續五年獲評“四川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區”,入選商務部首批全國縣域商業“領跑縣”。
消費場景:繁榮縣域消費市場
7月上旬,四川省召開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會,提出要奮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通過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統籌推進,不斷增強綜合實力和整體競爭力。
得益于自貿試驗區、國家級經開區、綜合保稅區等多區功能疊加優勢,青白江區成為進口消費、跨境消費的“搖籃”。來到青白江區亞蓉歐國家(商品)館,歐式建筑風格令人眼前一亮,清一色的國際商品令人目不暇接。項目自建成以來,已累計投入運營33個國別場館,涵蓋14大品類,涉及3萬余款單品。作為四川首批“蜀里安逸”特色消費場景,中歐班列將更多國際消費精品帶到這里。
近日,一批來自法國波爾多的定制葡萄酒成功抵達成都國際鐵路港,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際,首次亮相中國市場。亞蓉歐國家(商品)館法國館負責人徐丹丹表示:“這批定制酒以‘絲路’為名,將是我們力推的新品,在中法建交紀念活動、喜迎巴黎奧運會的有關活動中亮相。”
絲路迢迢,青白江區“口岸+商圈”的商業模式正加速成形。面對新一輪縣域消費熱潮,一批城市綜合體也迎來開業契機。預計今年10月,位于青白江區4A級景區鳳凰湖的鳳凰新天地開業率將達到95%。
“項目通過交融商業生態與自然生態,提供公園度假式休閑社交體驗,實行文商旅一體化打造,一經開業即可覆蓋全消費群體。”鳳凰新天地企業招商總監溫學勇表示。
隨著特色商業下沉,縣域消費不再單調。經過前期深入實施進口特色消費品“代理商行動”,青白江區共計引進15個首代品牌、19個一代品牌、25個特色品牌。當地居民時有“生活好似從前,又大不似從前”的感慨,且能清晰體會到縣域商業正積極服務“民之關切”。
2023年,青白江區聚焦現代農貿市場體系建設,推進數字化、智能化改制進程,典型案例《煙火氣碰撞“大智慧” “菜籃子”拎出幸福感》入選第一批全國縣域商業“領跑縣”典型案例。
流通體系:強化通道樞紐優勢
“縣”在進行時,縣域發展正成為四川現代化建設的底部支撐。談及青白江區,樞紐建設是縣域經濟發展“一盤棋”的核心。
今年上半年,成都國際鐵路港實現進出口整車3萬輛,同比增長66.5%;先后開通“中老泰馬”全鐵貨運專列、亞蓉歐“空鐵聯運”國際班列等,成功連接境外112個城市、境內30個城市……以港口樞紐為極,以國際班列為媒,青白江區聯通內外,樹立起“絲路使者”全新形象。
青白江區自全國率先重啟中歐班列肉類進口以來,冷鏈進口產品源源不斷地走上國內民眾的餐桌。近日,俄羅斯70噸冷凍豬肉抵港至蓉,將從玉湖冷鏈(成都)交易中心分批運至國內各地。玉湖冷鏈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青白江區國際樞紐功能突出,我們依托其強大的線下交付能力和完善的線上支持功能,可為國內外供應商和客戶提供包括源頭代采、一體化交易、國際貿易通關、冷鏈物流、數字化信息服務、供應鏈金融支持等全鏈條的交易服務。”
青白江區國際化通道優勢也為物流資源下沉至縣鄉村提供便利,通過整合物流企業、經銷商,建立起“數商興農”綜合物流集配中心項目,以統倉共配的形式,可實現每年銷售或周轉產品3萬噸、每天快遞投遞5萬件。
2023年8月,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縣域商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及要以數字化、連鎖化、標準化為方向,進一步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市場傾斜。為此,青白江區持續推動專業市場轉型升級,分類分批推動產業鏈條從B端向C端延伸,目前全區共有商品交易市場16個、注冊商家12000余戶;持續強化重點項目引領帶動,超20個村級連鎖便民商店改建或新建完成,覆蓋率達100%,物流配送中心、鄉鎮物流站點覆蓋率達100%。(代磊)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