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廢棄食用油脂“重生”變綠色能源“香餑餑”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1-05





      “提到廢棄食用油處理廠,我以為會異味嚴重,這次活動讓我改變了這一印象。”來自俄羅斯的中國文化研究生Daniil Pokrovskii(吳銘)表示,他希望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廣州這座國際化大都市的先進綠色理念。10月30日,以“探尋廢棄食油的綠色新未來”為主題的廣州市餐廚廢棄食用油脂處理“打卡式”調研活動順利舉辦,此次活動由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主辦,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及中外青年等人組成“打卡探訪團”共同參加。

    來自俄羅斯的Daniil(右四)在活動現場觀看廢棄食用油脂收運過程 攝影 何岺南

      廣州實施特許經營 避免廢棄油脂回流餐桌

      在多項民生工作中,餐廚廢棄物及廢棄食用油脂的收運、處置事關食品安全和市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既是關鍵小事,也是民生大事。

      在廣州市區內某餐廳,打卡探訪團一行走進后廚,看到“烈火烹油”中產生的廢棄食用油脂被不斷運往儲存區,據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僅一家門店每周可產生廢棄食用油脂約30—50公斤。餐廳對存儲區域進行嚴格的日常維護,包括定期清洗、分類存放、檢查存儲容器密封性能等,確保廢棄食用油脂在存儲過程中的安全、衛生與規范。

    打卡探訪團一行在餐廳后廚觀看廢棄食用油脂稱重、收運過程 攝影 何岺南

      “廣州已基本實施廢棄油脂收運處置特許經營,有效地從源頭上堵住廢棄食用油脂進入非法渠道的漏洞。”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餐廚廢棄物產生者單獨收集廢棄食用油脂,如單獨分離出泔水油、煎炸廢油和“地溝油”,由餐廚廢棄物收運處置特許經營單位有償收購。目前,全市共簽訂廢棄食用油脂收運協議19000余份,日均收運廢棄食用油脂達166噸。

      廣州各個收運點收運車輛定期抵達,收集廢棄油脂后運送至各大生物資源再生中心進行集中處理,生產出可再生能源產品。廣州實施廢棄油脂收運處置特許經營,給餐飲企業帶來規范廢棄食用油脂處理渠道、增強餐飲企業的責任意識、促進餐飲行業的健康發展三大益處,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廣州酒家副總經理潘建國表示,“處理廢棄食用油脂有實實在在的利好,既助力環境保護,又能夠促進資源循環,還可以有效保障消費者健康,可謂是一舉三得。”

      在餐廳現場,打卡探訪團看到收運車輛稱重、裝油并出發,隨即探訪團一行來到位于黃埔區的廣州東部生物質綜合處理廠(廣州市朗坤環境科技有限公司),這里有承擔市中心區域超過六成餐飲、廚余廢棄物處理工作的核心設施,也是廢棄食用油“變廢為寶”的關鍵。

    活動現場(某餐廳),廢棄食用油脂裝車收運 攝影 何岺南

      科技處理“變廢為寶” 構建資源再生循環體系

      “真是大開眼界,我從沒想過廢棄油脂經過加工處理后能有這么大的用處,這太神奇了!”市民李女士由衷感慨。在廣州市朗坤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打卡探訪團一行在此深入了解餐廚廢棄食用油脂的無害化、資源化終端處理過程——以餐廚廢油為原料,處理廠的生物柴油制備系統借助生物酶將其轉化為生物柴油。

    活動現場(處理工廠),廢棄食用油脂收運車進入處理車間 攝影 何岺南

      據悉,以往處理廢棄油脂的工藝,僅止步于高溫消毒、雜物分離,所以只能得到去味去色的毛油,吃起來跟食用油一模一樣,存在“地溝油”回流餐桌的隱患。而廣州市朗坤環境科技有限公司通過“預處理-反應催化-減壓蒸餾”等多道工序,將毛油中的甘油三酯轉化為不可食用的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且該變化不可逆轉,斷絕了“地溝油”回流餐桌的可能。

      “生物柴油是目前全球公認的超高效減碳資源,調配后可作為船舶、車載燃油使用,進一步加工后可以成為航空業使用的煤油,有效減少碳排放。”廣州市朗坤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廣州廢棄食用油脂的“變廢為寶”能夠實現資源循環利用與節能減排的雙重效益。

      據了解,3年前,廣州市就出臺了《餐廚垃圾管理辦法》,規范了針對廢棄食用油脂(“地溝油”)的管理措施,并要求杜絕廢棄食用油脂返回餐桌,資源化處理廢棄食用油脂。暨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系副研究員李穎談到,廣州東部生物質綜合處理廠是廣州市規模最大的餐廚垃圾處理設施,該廠的廢棄油脂最大處理產能可達400噸/日,可完全覆蓋整個廣州市廢棄油脂的處理需求,有效保障廣州市的食品和環境安全,同時助力實現“雙碳”目標,技術水平完全符合《餐廚廢油資源回收和深加工技術要求》,居于國內領先地位。

    廣州東部生物質綜合處理廠現場一角 攝影 何岺南

      從廢棄食用油脂到綠色能源,打卡探訪團一行參觀了處理廠內的廢棄食用油脂預處理車間、沉淀車間、蒸餾車間和固霉反應車間,看到了毛油、生物酶、生物柴油、生物航油等實物展品,直觀了解廢棄食用油脂從收運、預處理到資源化利用的全流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看到了廢棄油脂和生物柴油的對比,一罐油品渾濁顏色較深,另一罐油品澄清顏色較淺,非常直觀、淺顯易懂,多虧了多方齊心協力將‘廢油’凈化成了‘新油’!”市民代表沈先生認為參觀過程收獲頗豐,政府監管、餐廳集油、工廠處理,他對“舌尖上的安全”更加放心。

    活動現場廢棄油脂及生物柴油等產品展示 攝影 何岺南

      此次“探尋廢棄食油綠色新未來”調研活動不僅是對廢棄食用油脂處理流程的深度揭秘,更是激發公眾環保意識、共筑綠色夢想的一次生動實踐。接下來廣州將繼續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體驗活動,讓更多人參與到分類行動中來,讓綠色文明新風內化成廣大市民的日常生活習慣,以實際行動助力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的城市發展新模式。(文 黃泓 成廣聚)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