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人機+北斗”湖北宜昌首個低空智能運營服務平臺搭建成型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2-20





      “嗡嗡嗡……”12月16日,湖北省宜昌市點軍區牛扎坪村,1架歸巢式無人機正在進行最后的試飛調試,再過幾天它就要正式上崗了。

      隨著無人機離開機巢緩緩升空,幾分鐘后,監視器上便呈現出色彩斑斕的壯麗畫卷——“萬里長江第一壩”葛洲壩橫臥碧波,遠山如黛,江水遼闊,云遮霧繞。三峽設計集團旗下勘測院工作人員告訴說,剛剛起飛的歸巢式無人機,能續航30分鐘,可在飛行5公里后自動返回充電,巡航模式下每天最多可以飛12趟。該機主要用于農村人居環境日常監測,拍攝的影像資料可實時傳送回值班室,系統設置有預警功能,發現問題及時生成圖片、定位坐標并形成問題清單傳送給人工處理。

      12月16日晚上8點30分,另一架無人機從宜都市公安局枝城派出所樓頂機巢起飛,飛往枝城鎮初級中學的上空,通過熱紅外線和高清攝像頭記錄人流和車輛動態,利用空中喊話功能,提醒家長規范停車、避免擁堵,指引學生有序通行。

      12月16日,宜昌城發旗下三峽設計集團向社會和媒體公開展示了這一成果,也預示著由其精心打造的低空全域集監管、服務、應用等功能為一體的低空智能運營服務平臺搭建完成并進入試運營。

      據介紹,低空智能運營服務平臺是一個綜合管理系統,目前已實現無人機飛行任務全自動化管理,能夠同時管理多個無人機和無人機智能基站,提供實時監控、空域可視化、任務調度、任務量化、任務監管和數據分析等功能服務。通過預設式自動調度管理,無人機起飛、巡航、數據采集和降落等過程都可以高效精準、全自主完成,并進行智能分析判別,無需人工干預,實現全程無人化智能巡檢。系統可廣泛應用于城市治理、環保監測、交通管理、應急響應、農業農村等多領域。

      “這不僅是一個自有平臺,更是一個公共共享平臺;不僅是一個低空運營服務平臺,更是宜昌首個城市級低空動態空域底座。”平臺技術總監介紹說,平臺相當于宜昌市的一個“低空大腦”,未來將通過技術加持和平臺協同,為政府和企業提供低空空域管理、飛行計劃申報、飛行監管和空中信息服務等多功能服務:打開平臺,宜昌上空適飛空域無人機飛行情況一覽無余,飛機架數、飛行情況、航線繁忙程度、天氣情況等一清二楚;當遇到空域入侵、計劃偏離、飛行沖突等異常情況,“低空警察”會及時提醒和通知運營單位,協助其避讓操作,甚至“驅離”;天氣如何?什么時候適合飛行?那條航線不忙?這些問題平臺“低空管家”會實時為你作答,甚至航線規劃、飛行計劃申報等事項也能幫你搞定,還能實現從“天級審批”到“小時預約”“秒級響應”。

      與此同時,三峽設計集團還宜昌地區選擇最佳區域和位置加快了無人機機巢布點設置,力求低空監測網絡全面覆蓋。截止目前,已在宜昌市區布置安裝19個無人機機巢并完成調試,宜昌市中心城區和高新區范圍內的低空監測網絡已實現全覆蓋,系統覆蓋范圍總計約1200平方公里。

      “2025年,集團計劃將監測網拓展至所有縣市,覆蓋鄉鎮一級,在3市5縣的行政機構駐地至少布設2套無人機智能機巢,在各鄉鎮至少布設1套無人機智能機巢。建成后,113個無人機智能機巢實現全市低空遙感監測網全覆蓋,完成全市域遙感監測“一網統管”。同時,通過建設雷達、光電/紅外感測器、聲學探測器等對空監測設備和通信、導航、氣象等基礎設施,讓低空經濟不僅‘飛得起來’,更要‘飛得有力’‘飛得安全’。”

      當天該院正式對外重點推出了包括低空+工地巡檢、低空+智慧社區、低空+交通管理、低空+物資配送、低空+森林防火、低空+智慧農業、低空+智慧醫療、低空+遙感測繪等實用性強的8個實用性強示范應用場景,同時決定向教育、住房和城市更新、電力、燃氣等多個行業領域開拓各類創新場景,同步向縣市區拓展低空遙感監測網覆蓋范圍,加快開發縣市區創新場景和市場空間。通過用戶調研、用戶試用反饋等手段,深入了解用戶需求,定制化開發場景,滿足不同行業應用。

      “低空經濟發展,安全是前提、規模是基礎、場景是依托,打造集低空安全監管、低空飛行服務和低空場景應用為一體的智能化運營服務平臺已成為區域經濟轉型與低空經濟提速的重要手段。”三峽設計集團主要負責人說。

      為搶抓低空經濟高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黃金窗口期,12月3日,三峽設計集團率先組建宜昌低空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全面布局低空經濟新賽道。

      搭平臺、織網絡、建公司、推應用,從“起飛”到“騰飛”,低空經濟將為宜昌“飛”出下一個經濟新增長極。(劉飛)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