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質生產力發展大會-重慶站”成功舉辦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2-20





      12月8日,“新質生產力發展大會-重慶站”在重慶市成功舉辦。重慶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陳新武,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編務會議成員彭健明出席活動并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市科協主席潘復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主任蔡俊,重慶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重慶廣電集團黨委書記、臺長管洪,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高健,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張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重慶總站站長郭彥,重慶廣電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編輯李鵬等嘉賓,共同出席了本次發展大會。

    △重慶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陳新武

      陳新武在致辭中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要求“加快形成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系”。重慶正根據自身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壯大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先進材料為引領的“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加快構建數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綠色低碳4大科創高地和16個重要領域構成的“416”科技創新布局。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編務會議成員彭健明

      彭健明在致辭中表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自組建以來,始終堅持穩中求進、守正創新,不斷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奮力打造國際一流新型主流媒體,忠誠履行黨的意識形態重鎮職責使命,有力有效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新質生產力發展大會-重慶站”就是要發揮總臺傳播優勢,聚焦重慶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努力與成就,共同探索賦能高質量發展、助力西部大開發建設的新路徑。

      今年前三季度,重慶市GDP增長6%、增速居全國第2,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3.8%;1-10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9%、高于全國2.1個百分點,汽車產業增加值增長23.9%,新能源汽車和集成電路產量均翻了一番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分別新增2570家、8762家,實驗室體系不斷完善,新型科研機構加快集聚,新質生產力發展日益成勢見效。

      基于重慶市在快速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取得的成就,總臺攜手重慶市,將重慶作為重點報道地區,合作舉辦了此次“新質生產力發展大會-重慶站”活動。

      重慶市作為全國六大老工業基地之一,企業發展如何“渝”久彌“新”,又有哪些變“新”密碼,未來還將如何向“新”而行呢?發展大會現場,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共聚一堂,展開了深度對話,探討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模式與經驗。

      節目邀請到重慶重點產業鏈龍頭企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科研院所及服務機構負責人齊聚,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一主題展開對話交流。

    △賽力斯汽車總裁 何利揚 向在場觀眾介紹了搖櫓船科技如何針對新能源汽車產線,通過AI視覺檢測系統,賦能問界汽車的生動案例。

      參會的7家企業分別帶來了各自的“看家本領”,并分享發展中的故事與經驗:搖櫓船科技是重慶一家專注于高精密光電測量的人工智能企業,面向制造業提供機器視覺器件、智能視覺傳感硬件、智能工業機器人、AI智慧平臺和數字工廠系統解決方案。

      節目中,以搖櫓船科技自研的新款“可視化激光雷達相機”為切入口。

      搖櫓船科技創始人鄭道勤分享了公司圍繞“光+AI”技術,追逐“新”力量,尋找“新”方法,融合“新”動能的創新故事。

      鄭道勤談到,2500年前,航行在京杭大運河上的“搖櫓船”,作為一種運輸工具靠著搖櫓來提供動力和方向,有著“只前進,不后退”的特點。當歷史的車輪行進至今,無論是區域經濟轉型升級,還是中國制造高質量發展,亦或是企業創新,仍然需要這種“只前進,不后退”的“紅船”精神。
      作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搖櫓船科技挑戰的往往是“硬骨頭”,攬的都是“瓷器活兒”。專精特新企業解決的不是普適性的問題,而是特定場景遺留的“老大難”問題。
      節目現場,鄭道勤還選取了新能源、低空經濟、半導體三個領域,通過一系列場景案例,向觀眾展示了光學與AI技術在深度融合后在制造業中釋放出的巨大潛能,為產業創新升級提供了新的解題思路。

      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市科協主席潘復生和重慶市相關部門領導,列舉了更多有價值的案例和發展數據,并針企業案例進行了精彩的點評。

      本次發展大會,依托于總臺大型融媒體活動《新質生產力中國行》這一平臺,是新質生產力發展大會的第3站。

      大型融媒體活動《新質生產力中國行》是2024年總臺重點項目,由總臺財經節目中心主辦。采取“10+4+1”的活動框架:通過10集微紀錄片、4場發展大會、1場年度盛典,圍繞“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一重大命題,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探索“新質生產力”的未來路徑。本年度的收官活動《新質生產力年度盛典》,將于2025年年初舉辦,現場將發布“新質生產力年度案例”“新質生產力指數”,以及“新質生產力年度報告”,敬請關注。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