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高鐵車廂,都是去合肥的VC”,這一生動場景一時間將合肥推向了“風投之城”的話題熱度。而隨著近日合肥一縣級國企獲評AAA信用評級吸引大量風投資本的關注,其在資本市場的活躍度也成為廣泛討論的焦點。這家國企正是位于“安徽首縣”肥西縣的產城控股集團,其前身為當地城投集團。
近年來,全國各地城投紛紛進行重組改革,但真正實現“華麗轉身”的寥寥無幾。從“背靠政府”以傳統公益性項目基建為主的執行者,到“面向市場”的產業投融資領域的佼佼者,該集團成功轉型背后可圈可點的資本運作經驗值得我們探討。
布局產業鏈路:當好產業“服務員”
在向產業投融資平臺轉型改革過程中,投什么產業?拿什么投?怎么投?對于傳統城投公司來說,無疑是一次“二次創業”。
2021年底開始,該集團在完成整合重組后,剝離無效資產,優化業務布局,以“1+4+N”發展體系聚焦“投融建管運”一體化目標,將產業作為發力改革的重點領域,緊扣當地政府產業集群化發展戰略,錨定新能源+光儲、高端智能制造、“產學研”一體化大健康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圍繞延鏈、補鏈、強鏈思路,以產業“服務員”角色,因地制宜探索出“基金+招商”創新發展模式,加速產業駛入快車道。
做大做優產業基金叢林。在政府100億產業引導母基金的加持下,該集團以產業基金作為撬動社會資本的關鍵,不斷加強省市縣各級基金聯動,開展多方面、深層次、寬領域的合作,吸引省生命健康母基金、省雙碳母基金落戶肥西。發起設立或參與設立新能源汽車基金、生物醫藥專項基金、高端智能制造專項基金、項目專項基金等基金28支,形成超700億產業基金叢林,同時加強基金風險監控及子基金考核工作,以項目為導向,引導基金管理人對肥西的資源傾斜、招商傾斜和投資規模傾斜。
以投促引助推產業集群發展。發揮“以投促引、以投促產”作用,努力打造“產業基金+股權直投”招引模式,配合縣委縣政府重大項目招商落地,并通過引進龍頭企業“以商招商”,快速實現產業集群效應。改革以來,累計完成超1000個戰新產業項目的研判,通過基金招商助力肥西縣招引項目38個,項目總投資近800億元。濕法隔膜全國第一——金力隔膜、A股創新藥龍頭企業——億帆醫藥、全球汽車電子與汽車安全的龍頭企業——均勝電子、A股儲能龍頭企業——派能科技、HJT(晶體硅異質結太陽電池)明星項目——華晟新能源、新能源重卡龍頭企業——深向科技等知名企業通過基金招引,紛至沓來落戶肥西。不僅如此,該集團還完成對多家本地高成長性企業的投資,助力7家已投企業獲得專精特新稱號,投出首個北證上市項目科拜爾,5家“中國潛在獨角獸企業”安徽均勝汽車、Deepway深向科技、悠跑科技、力成藥業、銀牛微電子,并成功完成對某企業的并購退出,實現退出收益14.45%。
今年以來,該集團除了兼顧三大戰新產業外,還將投資方向向前沿科技、未來產業傾斜,并于今年12月份獨家領投助力新能源航空制造商零重力實現A+輪融資。迎國家大勢提前布局原創性技術產業鏈,以更精準的投資策略、更精細化的投后管理,從投規模向投效益轉變,試圖從服務產業發展,逐步邁向讓產業為自身發展服務的新階段。
拓新融資寬度:當好資金“管理員”
作為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該集團和全國各地城投一樣,仍承擔著地方政府大量公益性基礎建設任務,在發展產業、保障建設的同時,資金除了有效“投出去”,還得想方設法“融進來”。
在融資方面,肥西產城控股集團同樣表現出色,近3年其融資到位資金實現連年翻番,融資利率居長三角地區較低水平。
壯大優質資產,全力提升信用評級。在重組轉型前,其前身肥西城投集團就已經順利獲評AA+級主體信用等級,重組后迅速啟動產城控股集團母公司的資產注入及主體評級工作,除了剝離無效資產外,不斷整合縣級資源引入優質資產、做大經營收入,2022年5月,即獲得國內兩大權威評級公司(聯合資信、東方金誠)主體評級AA+信用等級,同期還將主體信用評級工作擴大至下屬企業,隨著近期集團母公司獲評AAA信用評級,該集團率先在安徽省縣級國企中形成全矩陣信用評級(及集團AAA、下屬子公司1個AA+、2個AA),成為安徽在資本市場殺出來的一批城投“黑馬”。
創新融資產品,持續拓寬融資渠道。聚焦項目貸款、債券融資、創新產品等方向,該集團不斷豐富融資產品、提升融資能力,屢開先河。先后獲批全國縣域最大規模的城市更新貸款、全省規模最大的“畝均英雄貸”、以及安置點融資、綠色通道貸款等。此外,通過受讓股權收益權、資產并購、資產購置等方式進一步打開融資路徑,開辟資產證券化融資渠道,持續以債券申報和發行工作為抓手,進一步優化債務結構、提升資本市場形象,2022年,成功發行兩單創新創業公司債券,創下全國縣級城投創新創業公司債第一單。截至目前共發行23只公司債券,規模達120億元,在資本市場展現強勁企業實力。
尤為值得稱贊的是,該集團始終緊跟國家發展趨勢,不僅創新嘗試數據資產入表,將“靈西工業廠房租賃平臺數據”成功在上海數據交易所完成數據資產確權登記,還成功實現全省首筆“產業園區數據資產質押抵款”在肥西縣落地,成為當地首例,推動肥西在數據資產化領域的先行先試取得顯著成效。
開放資本合作:當好市場“合伙人”
從“背靠政府”到“面向市場”,該集團在轉型實踐中,不斷增強市場化厚度,通過持續加大經營性項目的經營和投資,逐步剔除公益性項目帶來的存量債務。
站位“城市開發經營者”的高度,充分發揮其作為政府平臺的資源優勢,通過靈活調整業務結構,探索推進業務多元化發展。一方面積極與省、市、縣及平臺國有企業及社會資本開展合作,另一方面積極爭取縣內優質特許經營權,為企業增強造血能力提供基礎。截至目前,累計與國有及社會資本合作項目14個,引入資本超6億元。重點布局渣土運營及運輸、城市泊車、物業管理、污水處理、工業蒸汽、新能源充電樁等業務。
即將啟動建設的新能源機動車充電站效果圖
一個個社會資本的有效合作,不僅貫通了當地城市更新、民生服務發展脈絡的需要,也以立體式業務織起該集團無限發展后勁的市場圖景。
隨著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國資國企改革方向的進一步明確,該集團正持續優化業務布局和產業結構,提升核心競爭力,強化市場主體地位。據悉,下一步計劃是探索“并購招商”模式,通過各種并購重組手段收購控股優質企業、推動產業并購整合,引進國內外實力企業,促進地方產業持續升級和發展。至少控股一家上市制造業企業,推動自身立足肥西,走出安徽,競逐長三角,向實業型資本集團進一步轉型躍升,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披露,該集團目前資產規模已突破千億大關,是安徽省首個過千億的縣域國企。隨著最新一輪化債的啟動,以及其產業化布局穿越時間周期陸續迎來收獲期,其“高凈值資產規模”無疑將被“資本圈”頻頻伸出“橄欖枝”。我們也將持續關注它的后續動向。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