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I與機器人技術的融合,正在引爆又一場全球性的人才爭奪戰。據高盛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已突破50億美元,預計2025年將實現翻倍增長。我國作為全球重要市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紛紛出臺專項補貼政策,單臺機器人研發最高補貼可達數百萬元。
斯坦福大學李飛飛教授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的論斷振聾發聵:“AI 的下一個里程碑是具身智能 —— 讓算法擁有‘身體’,才能真正改變物理世界。” 從物流倉儲的智能調度,到自動駕駛的精準操控,再到大模型驅動的智能交互,AI 與機器人技術的融合正推動各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
人才市場的激烈競爭印證著行業的火熱。LinkedIn《2024 全球 AI 人才趨勢報告》指出,全球 AI 人才缺口超 500 萬,中國占比超 30%。BOSS 直聘數據顯示,算法工程師平均年薪 42 萬元,AI 產品經理薪資兩年漲幅達 30%。非技術崗位同樣備受矚目,AI 倫理顧問成為微軟、谷歌等企業的必備崗位,掌握 AI 人才評估工具的 HR 薪資也實現大幅躍升。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更是蘊藏著海量就業機會,從上游核心零部件研發,到中游系統集成,再到下游場景應用,各環節都急需專業人才。有畢業生憑借機器人競賽獲獎經歷,畢業即獲宇樹科技開出的應屆生最高薪。
各地政府也紛紛出臺政策,加入這場人才爭奪戰。上海臨港新區為碩士學歷的 AI 人才提供 3 萬元落戶補貼和三年人才公寓居住權;深圳南山實行 AI 人才個稅返還 30% 政策,龍頭企業還設有專項實習津貼;合肥也為獲得 AI 培訓證書者發放每人 2000 元補貼。這些政策紅利,為年輕人鋪就了通往未來的捷徑。
在此背景下,國內掀起 AI 技術學習熱潮。宿遷職業技術學院憑借在職業教育領域多年的深耕,成為培養數字技術人才的沃土。學院打造的課程體系緊密貼合產業需求,涵蓋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十五大專業方向。龐大的實訓項目庫覆蓋智能駕駛、工業機器人、無人機、AIGC 等熱門領域,課程內容每年更新,確保學子所學與行業前沿同步。同時,學院與百度、聯想、華為等大廠建立深度合作,為學生打通就業通道。
在 “真項目、真環境、真需求” 的培養模式下,宿遷職業技術學院助力眾多學子實現職場逆襲。無論是文科生、研究生,還是科班出身的開發者,都在這里找到了屬于自己的 AI 舞臺。如今,AI 已不再局限于程序員的專屬領域,而是向所有年輕人敞開懷抱。宿遷職業技術學院愿成為每位學子的引路人,傳授前沿技術,培養核心競爭力,助力他們在 AI 浪潮中勇立潮頭,書寫屬于自己的數字未來篇章。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