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未可科技茹憶:AI技術在前,硬件在后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5-27





      近日,李未可科技于舉辦了2025年度新品發布會,正式推出三款AI智能眼鏡及AI眼鏡專屬大模型“WAKE-AI任務式交流系統”,并重磅發布“零級智能體ZeroAgent”,標志著智能眼鏡賽道正式邁入群體智能時代。

    (李未可科技創始人&CEO 茹憶)

      AI 驅動:零級智能體重構AI眼鏡交互邏輯

      作為發布會的核心亮點,除了連續發布的三款AI眼鏡外,李未可科技打造的“零級智能體ZeroAgent”首次亮相即引發關注。該智能體基于李未可自研的WAKE-AI大模型打造,通過多智能體協同的“群體智能”模式,實現任務分發與動態決策。例如,用戶詢問星座運勢時,ZeroAgent自動調用“星運師智能體”解答;旅游規劃則由“旅行助手智能體”完成。這種“去中心化”的交互方式,打破了傳統硬件依賴單一AI功能的局限,以實現更精準、自然的交互。

      李未可科技創始人兼CEO茹憶強調:“AI眼鏡,AI在前硬件在后,AI技術必須成為用戶需求的第一響應者,而非硬件的附屬品。”ZeroAgent不僅支持180種語言實時翻譯(覆蓋專業術語超3000條,產品已上線128種),還在嘈雜環境中保持90%的識別準確率,尤其在“一帶一路”沿線小語種場景下表現突出。其核心技術突破包括大模型ASR(自動語音識別)優化、多模態數據融合及手機到pc等設備的跨端同步能力,被茹憶稱為“出海神器”。

      硬件為舟:輕量化設計定義行業新標準

      在硬件領域,李未可科技堅持“不做40克以上AI眼鏡”的原則,發布的三款新品均以輕量化為核心:

      1.LAWK City系列:主打時尚與長續航,其中City Air商務版僅重27克,無框眼鏡做到23克,續航達14小時,支持10款鏡框定制,定價999元起;

      2.LAWK View旅拍版:搭載高通第一代驍龍AR1平臺及索尼IMX681攝像頭,支持20種語言拍照翻譯與40分鐘直播,重量38克,首發價1699元。

      茹憶指出,輕量化是AI眼鏡普及的關鍵:“用戶需要的是全天候佩戴的‘隱形助手’,重量的控制成為AI眼鏡的首要條件,而非笨重的堆砌硬件去秀技術。”為此,團隊在防漏音、降噪、續航等細節上深度優化,例如City系列50厘米泄音衰減達35分貝,遠超行業標準。

      生態協同:從技術到市場的全鏈路布局

      為深入翻譯場景,李未可科技聯合米奧蘭特國際會展,瞄準跨境商務場景,加速了AI眼鏡在垂直場景應用落地。通過AI翻譯與跨文化談判輔助功能,米奧蘭特在今年1月推出了AI慧展1.0,未來雙方會持續開拓AI在垂直行業中的應用。助力中國企業開拓“一帶一路”市場。

    (米奧蘭特國際展會董事長潘建軍)

      此外,李未可科技同步宣布與博士眼鏡達成戰略合作,目前AI智能眼鏡City 正式進駐其全國30家線下門店,方便用戶到線下體驗購買,并提供專業驗光與場景化體驗服務。

      在技術生態上,李未可開放WAKE-AI 2.0架構,支持開發者接入智能體廣場,并聯合阿里云、微軟云等成立“智能眼鏡生態聯盟”,推動AI智能體落地AI智能眼鏡中,豐富生態,同時李未可科技表示也將開源WAKE-AI平臺助力更多硬件落地AI能力。

      未來展望:AI定義硬件,場景定義未來

      茹憶在發布會上強調:“李未可首先是一家AI公司,再是一家AI硬件公司,我們用自己的AI技術去打造能讓用戶用得上的全天候產品”他預測,未來十年傳統眼鏡將全面智能化,而輕量化、長時佩戴與場景深度適配是競爭核心。面對小米等大廠入局,李未可科技選擇聚焦商旅細分賽道,以“技術+數據+場景”優勢構建壁壘,目標年內銷量突破10萬臺,并推動AI眼鏡成為用戶“日常佩戴的第一選擇”。

      此次發布會不僅展現了AI與硬件的深度融合,更揭示了人機交互從“工具”向“伙伴”演進的未來圖景。在李未可科技的藍圖中,零級智能體僅是起點,群體智能的無限可能正待開啟。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