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組膠原蛋白檢測方法無絕對優劣,“對癥”才是關鍵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6-03





    在科學護膚理念普及的當下,眾多消費者寄希望于以功效性護膚品解決皮膚問題。在此市場方向下,基于合成生物學技術研發的重組膠原蛋白成為快速增長的原料之一,越來越多消費者因其良好的功效和安全性,對含有重組膠原蛋白成分的產品有了更多信任。正因如此,此類產品中功效成分的科學驗證,值得所有行業入局者高度關注。

    5月30日,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科創中國工作委員會聯合昌平合成生物制造轉化加速中心舉辦了“復雜基質中重組膠原蛋白檢測方法”研討會。會上,生物醫藥、分析檢測、材料科學等多領域專家圍繞復雜基質中重組膠原蛋白的分離與純化技術挑戰、高靈敏度及高特異性檢測方法的開發與驗證、標準化檢測體系的建立與行業監管需求等主題,解析技術難點,分享實踐經驗,并為檢測技術的優化與相關標準的制定提供建議。

    20250603100716940.png

    圖: “復雜基質中重組膠原蛋白檢測方法”研討會

    與會專家均指出,與敷料類醫療器械和生物樣本相比,化妝品中的重組膠原蛋白檢測更復雜。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研究員賈辰熙表示,化妝品中添加了植物提取物、蛋白質、多糖、脂類、表面活性劑及色素等多種成分,會嚴重干擾膠原蛋白信號,導致檢測時其信號較弱。同時,化妝品中膠原蛋白添加量通常較低,對低濃度物質進行定量檢測難度大。

    而目前,針對復雜基質中重組膠原蛋白的檢測方法尚未出臺國家統一的標準。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張貴鋒介紹,蛋白檢測方法主要有凱氏定氮法、雙縮脲法、考馬斯亮藍法、福林酚法、BCA法及特征多肽法等。對于不同的檢測方法,與會專家紛紛表示,不同的檢測方法各有特點,均有其適配的應用場景,無關新舊,關鍵是要根據不同基質,建立樣品前處理方法,有效排除基質的干擾,選擇和建立針對復雜基質的檢測方法,并通過方法學驗證其檢出限、定量限、線性、精密度、準確性及檢測回收率。

    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景虹進一步解釋說明,復雜基質中重組膠原蛋白的分子檢測存在降解過程復雜等難點,不能選用單一的檢測方法,需根據不同蛋白的差異性選擇相應的檢測方法,并對不同類型重組膠原蛋白的不同氨基酸序列、結構包括動態變化和相互作用進行研究和驗證。

    截至目前,我國已制定多個膠原蛋白相關標準,包括醫藥行業標準、農業和貿易相關的標準等。張貴鋒表示,上述檢測標準已涵蓋制定工藝、原料標準、產品標準和產品評價等方面,但化妝品領域缺乏統一的檢測標準。在國家統一標準建立前,對復雜基質中重組膠原蛋白的檢測方法可參考YY/T 1849-2022《重組膠原蛋白》、YY/T 1947-2025《重組膠原蛋白敷料》等標準進行檢測,并進行復雜基質處理的方法學驗證。

    檢測方法的科學性與標準化,是產業沿著規范、透明、可信軌道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面對重組膠原蛋白檢測的復雜挑戰,業內所有入局者應遵循“適配性”原則,以更科學嚴謹的態度驅動方法學驗證,切實守護消費者權益,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科技惠民。如此,重組膠原蛋白這一前沿科技成果,才能真正轉化為消費者觸手可及的真實功效,讓科學護膚邁入更精準、更可靠的新階段。


      轉自: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