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切入痛點,破解分段調度難題
隨著全球造船業步入高強度交付周期,船廠在有限物理空間內高效完成分段布置與調度的需求日益迫切。船體分段數量大、尺寸差異顯著、工序銜接復雜,傳統管理模式已難以支撐大規模造船任務的精準與高效。對此,江陰職業技術學院元正大數據科創團隊圍繞行業核心瓶頸展開技術攻關,成功研發出“智能船舶分段場地可視化管理系統”,為造船場地管理提供了一套智能化解決方案。
痛點分析
數字建模+算法規劃,打造三維可視調度平臺
該系統以分段高精度建模為核心,構建可實時還原的3D數字場地環境,支持毫米級模型精度和結構參數還原。同時,系統引入自主研發的智能優化算法,可根據分段工序、尺寸與現場空間結構,自動生成最優布置路徑與倉儲策略。系統還配備可視化交互界面,現場管理人員可通過電腦或移動設備實時查看分段狀態、調度軌跡及庫存動態,顯著提升作業協同效率與現場響應速度。
現場空間規劃采集
企業實踐落地,成效數據支撐系統價值
目前,該系統已在揚子江船業集團旗下三家核心造船廠成功落地,展現出顯著的經濟與運營效益。在江蘇揚子鑫福造船廠,系統落地后實現分段調度效率大幅提升,年均節約成本超過1200萬元,并成功推動新增一條完整生產線,緩解生產瓶頸。在江蘇新揚子造船廠與揚子三井造船廠,系統運行反饋顯示“分段放得下、調度路徑清晰、場地利用率高”,有效提升了吞吐效率與制造節奏。
自主知識產權保障,拓展應用邊界廣闊
項目目前已完成國家專利申報10項、軟件著作權登記3項,核心技術涵蓋建模算法、布局調度機制、數據更新邏輯等關鍵環節。同時,項目通過江蘇省科技情報研究所查新驗證,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系統架構支持模塊化部署與多行業適配,具備向智能倉儲、工業物流、重工制造等領域橫向復制推廣的潛力。
聚焦智能制造場景,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
項目負責人表示,團隊將繼續圍繞系統算法性能與部署適應性的優化迭代,提升系統在復雜生產環境下的穩定性與實用性。下一階段,項目將進一步拓展應用試點,參與更多制造企業與重點船廠的智能化轉型工作,以高職院校的創新實踐能力,服務“制造強國”戰略,突破工業場景智能管理“卡脖子”技術。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