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大批靶向藥、基因藥物正在加速走出實驗室、走向市場,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使其進入尋常百姓家,成了社會關注的新議題。
在基本醫保“保基本”的前提下,多元化的支付體系必不可少,其中,商業健康險被寄予厚望,且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由鎂信健康參與編寫的《中國創新藥械多元支付白皮書(2025)》提到,2024年我國創新藥銷售市場規模達1620億元,同比增長16%;其中,個人現金支付約786億元,占比49%,商業健康險支出約124億元,占7.7%。
其中,城市定制型醫療險在緩解居民“因病致貧”問題上成效顯著,但行業發展也面臨著問題:商業健康險投保嚴格,多聚焦保障健康人群,難以滿足慢病人群等特殊群體的保障需求;保障范圍有待提升,產品多以覆蓋公立醫院普通部為主,理賠范圍不包含特需部、國際部及私立醫院的就診費用,也較少涵蓋創新藥械、高端治療設備等。
鎂信健康始終秉持政策導向,以創新支付解決方案重塑健康保險價值鏈。2019年,鎂信健康以一款特藥保障計劃開啟了商業健康險對創新藥保障的先河。經過近六年的發展,在政策的支持下,作為醫療健康服務與支付解決方案的探索者,鎂信健康協助將一大批創新程度高、臨床價值大、患者獲益明顯的創新藥物納入保障范圍,建立起患者與基本醫保目錄外新藥、特藥連接的紐帶,通過產品形態創新、產品責任升級不斷提高商保的覆蓋率,讓更多的人能用得起、享受得到創新藥械。
此外,公司高度關注帶病群體、老年群體的保險保障需求:通過與保險公司協助開發帶病體保險、慢病體保險、特藥特病保險、藥品專項險等多樣化保險形態,擴大商保的籌資規模,為創新藥支付提供更多動能;另一方面,積極推動現有責任升級,提供多元化醫療保障:不斷優化現有惠民保、百萬醫療險等傳統醫療保險的產品結構和責任覆蓋,提升普惠型健康險對創新藥械的覆蓋程度;同時積極關注對創新藥械有更高認知和更強需求的中產階級,通過開發中高端醫療險滿足不同群體的適配需求,為創新藥支付提供多元產品組合。
鎂信健康還依托一碼直付平臺等技術能力,持續優化保險核賠、理賠環節,不僅實現門診、住院、藥房等多場景商保直付,還將借助AI智能體的應用,進一步創新支付模式,提升商保用戶的理賠體驗,讓保險陪伴就醫全過程。
“當商保不再僅是“支付工具”,而是深度融入醫藥創新生態時,便能成為打通供需的“價值引擎”,有助于真正實現“患者可及、醫保基金可持續、商業保險可作為、生物制藥可創新”的共贏局面。”鎂信健康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小棟在生態大會上表示。未來,鎂信健康將不斷加強與險企、藥企、醫療機構等多方的合作,推動醫療健康與保險產業的深度融合,加大商業健康險對創新藥械的覆蓋保障,同時幫助更多人擁有適合自己的醫療健康保險,減輕就醫經濟負擔,讓高價值藥械與先進診療真正觸達所需人群。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