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90后煙草職工,在湖北省煙草商業系統工作已七年有余。猶記得2018年初入洪山煙草時那個青澀的自己,如今已在綜合管理、安全生產、黨建工作等多個條線歷練成長。這些年在湖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國家利益至上、消費者利益至上”行業共同價值觀引領下,在武漢市煙草公司“務實創新、和諧奮進”的企業文化熏陶中,我對“單位”二字有了更深的體悟。
(圖為活動發言照片)
單位如家
單位是我們安身立命的港灣,是個人價值實現的舞臺。正如系統倡導的“家文化”,我們應當以主人翁的姿態對待工作。武漢市煙草公司提出的“三心”理念——用心工作、真心待人、齊心創業,恰是我單位觀的最佳注解。在這里,我學會了像經營家庭一樣經營事業,像愛護家園一樣愛護單位。
三惜三戒
在“責任煙草”的文化氛圍中,我深刻體會到:珍惜工作機會就是珍惜組織信任,珍惜人際關系就是珍惜事業根基,珍惜已有成就就是珍惜奮斗歷程。
一是要珍惜手上工作。工作就是職責,職責就是擔當,擔當就是價值。珍惜工作,就是珍惜把握的機會,就是珍惜組織的信任,就是珍惜人生的舞臺。
二是要珍惜人際關系。百年修得同船渡。能夠到一個單位工作,那是緣分。有人做過這樣的統計,在這個大千世界里,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相遇的可能性是千萬分之一,成為朋友的可能性大約是兩億分之一,而成為終身伴侶的可能性大約是三十億分之一。所以,對單位的人際關系一定要珍惜,寧可自己受委屈也盡量不爭高低。一個人只有能夠處理好和自己有工作關系的關系才叫能力。
三是要珍惜已有的。在單位你已經擁有的,一定要珍惜。也許時間久了,你會感到厭煩。要學會及時調整自己,使自己在枯燥無味的工作面前,有一種常新的感覺。你已經擁有的,往往失去了,才會感受到價值;而一旦失去,就不會回來,這往往讓人抱憾終生。
同時牢記:推諉塞責者終將失去立足之地,投機取巧者必會自食其果,心浮氣躁者難以成就大事。
一戒推諉工作。把屬于自己的工作推給別人,不是聰明,而是愚蠢,除非是你不能勝任它。推諉工作是一種逃避,是不負責任,更是無能,這會讓別人從內心深處瞧不起你。
二戒愚弄他人。愚弄別人是一種真正的愚蠢,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長期在一起共事,讓人感動的是誠懇,讓人厭惡的是愚弄和虛偽。為人實實在在,一切都在面上,說的做的一致,人前人后一致,別人就不會對你設防,你的生存環境就要敞亮得多,人際關系壓力就要小得多。
三戒心浮氣躁。特別是對于90后、00后的年輕同志,要沉下心慢慢干。有機會了也不要得意忘形,沒有機會或者錯過了一個機會也不要患得患失。只有埋頭,才能出頭。最后的贏家往往是那些慢慢走過來的人。
三不忘三吃香
通過這些年的成長,讓我銘記:永懷感恩之心,常思補臺之責,保持謙遜之態。更明白:業務精進是立身之本,團結協作是成事之基,知恩圖報是為人之道。這些體會印證了單位“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理念,也踐行了武漢煙草“專業、敬業、樂業”的職業追求。
不忘貴人。那些能夠在領導面前推薦你,說你好話的人是你生命中的貴人,不能忘恩負義。單位的本質從來不按年齡的大小排序,而是按職務排序,誰以自己的年齡大小來說事,誰就是真正的傻瓜。沒有一個人會因為你年齡大而從內心深處敬重你。那些對年齡的尊重只是一種表面的應酬。
不忘補臺。互相補臺,好戲連臺;互相拆臺,一起垮臺;明爭暗斗,兩敗俱傷;互相幫襯,相得益彰。在單位,千萬不可以帶一個不好的頭,不要破壞單位的規則,一定要把屬于私人的事限制在私人的空間。要盡量遠離那些鼓動你不工作的人,鼓動你鬧矛盾的人。
不忘謙虛。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在單位,永遠不要說大話。如果你僅僅是為了玩耍,請你不要在單位里。你若是顆種子,單位就是你的沃土;你若是個樹葉,單位就是你的樹身。單位離開誰都能運轉,但你離不開單位,你要努力證明,你在單位很重要。
同時,在單位最吃香的有三點:做事出色吃香。做同一件事情,你要比別人做得好;別人也做得同樣好時,你要比別人做得快;別人也做得同樣快時,你要比別人成本低;別人成本也一樣低時,你要比別人附加值高。會搞團結吃香。單位是團隊,團隊需要團結。誰團結的人多,誰的力量就大。要真誠做人,不要怕吃虧,吃虧是福。要尊重每一個人,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尊重人是搞好人際關系的前提,什么人都可以打交道,在打交道中趨利避害。知恩圖報吃香。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再有才華的人,也需要別人給你做事的機會。單位給了你工作,工作給你的不僅是報酬,還有學習、成長的機會;同事給了你工作中的配合;服務對象給了你創造成績的平臺;對手讓你看到距離和發展空間;表揚你的人給你鼓勵,批評你的人給你警醒。
七年光陰,讓我從懵懂新人成長為青年骨干。在湖北省煙草商業系統這個大家庭里,我不僅收獲了專業能力的提升,更加樹立了正確的事業觀、單位觀。未來,我將繼續秉持“國家利益至上”的信念,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不平凡的煙草人生。(洪山區局 程昌琪)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