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浪潮已來,快遞100憑借AI+Data的領先優勢,率先推出首個物流查詢“MCPServer”,以AI+Data+MCP重新定義API,讓每個物流數據都成為價值創造的起點。
基于快遞物流知識圖譜的智能時效預估功能,快遞100實現快遞查詢從“快遞到了哪里”向“快遞何時可到達”升維,提供分鐘級預測,小時級確定性,為企業及其消費者創造“安在當下、從容未來”的美好生活體驗——“只要快遞在路上,生活就有盼頭!
6月13-14日,深圳GIAC大會,快遞100十五周年之際,邀您共鑒技術突破與產品創新!
近八成用戶每周外賣 “河南味道”外賣成為招待親朋之選
從問卷調查的數據來看,鄭州居民對外賣的依賴程度已經相當高。參與問卷調查的用戶中,每周都點外賣的用戶近八成,其中每周外賣點單三次以上的高頻用戶占到約六成。
問卷調查數據顯示,鄭州人最常點的外賣類型中有米飯套餐類(66.3%)、粉面主食類(56.5%)、甜品飲品類(55.5%)。其中,米飯套餐和粉面主食作為傳統的飽腹型餐食,受眾廣泛;甜品飲品類的熱銷,則滿足了人們在飲食中的休閑享受需求。
參與問卷調查的用戶很多不僅自己點外賣吃,當有親朋來河南時,不少用戶也會通過點外賣的形式,讓親朋品嘗河南美食。其中,胡辣湯(82.5%)、燴面(65.0%)、灌湯包(34.1%)是款待親朋時,出現在外賣菜單頻率最高的單品,甚至有39.7%的調研用戶,還會為親朋點一杯新晉“河南特產”蜜雪冰城當飯后甜品。
超五成用戶視健康與口味同等重要 近八成要求實體門店保障
隨著外賣點用頻率的日益增高,鄭州消費者對外賣品質的關注點正發生深刻變化,“健康”這一維度已從附加項躍升為核心考量因素,一種“不將就”的態度逐漸清晰。調查顯示,健康理念正逐步內化為點餐習慣:超過三分之一的消費者(34.7%)在點單時會主動尋找帶有低油、低鹽、低糖等健康標識的餐品,將營養均衡置于優先位置。更有超過半數(51.8%)的消費者明確表示,外賣的健康度已經成為與口味、配送速度同樣重要的評判標準,三者重要性并列。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僅考慮口味、分量和價格因素的傳統用戶群體比例大幅縮減,僅占13.5%。
消費者不僅在實際點餐行為中追求健康,更有著對“健康品質外賣”的共同期待。其中,“低油低鹽配方”被高達75.7%的受訪者列為最看重的要素;緊隨其后的是對“食材透明溯源”(68.3%)的強烈需求,“科學烹飪”(45.8%)也被認為是支撐外賣健康價值的重要環節。同時,消費者非常在意外賣商家的實體可靠性,近八成(79.3%)消費者要求商家擁有規范的線下實體門店作為保障,七成以上(70.9%)認為商戶具備齊全的資質是必須條件。此外,有眾多真實用戶的好評(45.5%)以及平臺或第三方定期的衛生檢查(41.5%)也被消費者視作提升信任度和滿意度的關鍵。
消費者對外賣需求的變化,已經開始重塑餐飲供給。在越來越多的河南餐廳,外賣菜單開始標注熱量值,有的燴面店推出少油版湯底,灌湯包這種傳統美食也開始和粗糧搭配,傳統風味與現代健康的和解正在餐盒中悄然發生。
59.9%品質外賣首選京東 逾七成用戶愿為品質支付溢價
京東外賣從進入鄭州市場伊始就確立了區別于其他平臺的差異化路徑:深耕“品質”這一核心。京東外賣強調引入具備規范線下實體門店、資質齊全的餐飲商家入駐,致力于從源頭把控餐品質量和衛生安全,以此規避“幽靈外賣”(無實體店、僅依靠小作坊或家庭廚房運營的外賣商戶)可能帶來的風險。
京東外賣“嚴格篩選實體商家”的理念,恰好高度契合了鄭州消費者對于外賣品質和安全性的核心關切。雖然上線時間不長,但京東外賣已經在鄭州消費者心智中與品質緊密掛鉤。這種精準對接消費者需求的策略,正是其能在較短時間內,贏得近六成品質外賣消費者首選的關鍵所在。對平臺資質審核機制的信任,直接轉化為了消費者的優先選擇。
值得關注的是鄭州外賣的消費特點。盡管該市場的客單價整體趨于中端(39.6%用戶客單價在20元以下,51.6%在20-40元區間),但調查發現消費者對真正高品質外賣的價值認同感非常高:超七成(71.4%)受訪者明確表示愿意為此支付一定的溢價。更具體來看,半數以上(52.1%)的消費者能夠接受10%~20%的適度溢價,而11.9%的消費者更是堅定表示“只要品質好,價格不是問題”。這表明,鄭州消費者在習慣比價的同時,對于能切實提升餐飲體驗的品質服務,擁有清晰的認知和較強的付費意愿,這為京東這樣主打品質路線的外賣平臺提供了發展的沃土。
為了兼顧消費者對“品質”和“實惠”的雙重期待,京東外賣近期在鄭州市場推出了“百億補貼”計劃以及多種專屬優惠券。此舉意在讓消費者在享受品質外賣服務的同時,也能獲得實在的價格優惠,從而更緊密地貼合鄭州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和價格偏好。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