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生源2024年財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84億元,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480.40萬元,同比扭虧為盈。這一成績的背后,是其構建了一套“既深刻又引人入勝的傳播體系”。通過精準捕捉消費者的“痛點、笑點、淚點、尿點”,將保健茶從單一飲品升級為健康生活的解決方案,既強化了品牌認知,又將健康價值滲透到消費場景中。這種以情感共鳴為核心的營銷邏輯,不僅打破傳統保健品的刻板印象,更是撬動起茶飲市場新增量。
痛點:錨定健康焦慮,用解決方案激活記憶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健康問題日益成為人們的痛點。長時間的工作壓力、不規律的飲食習慣、缺乏運動。這些都如同隱形的“小針”,時不時地刺痛著大家的身體,讓人們意識到健康的脆弱與珍貴。保健茶,正是這一痛點的解決方案。它以其天然、溫和的特性,幫助人們緩解疲勞、潤腸通便、減肥瘦身,成為現代人追求健康生活的得力助手。
碧生源將保健茶定位為“溫和的健康守護者”。其常潤茶以天然成分緩解便秘,常菁茶以草本配方輔助減肥瘦身,每一款產品都精準對應都市人的亞健康困擾。在傳播中,品牌通過具象化場景引發共鳴,比如描繪“加班族因便秘困擾而影響效率”的日常,再以“一杯溫熱常潤茶緩解不適”的情節,讓消費者直觀感受到產品價值。這種“痛點挖掘+解決方案”的模式,不僅讓保健茶成為健康焦慮的“記憶錨點”,更將產品功能轉化為“對自己的關懷”,強化了消費者的情感認同。保健茶更像是一位貼心的朋友,默默提醒著人們要關注自己的健康,讓這份關懷成為大家記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碧生源牌保健茶
笑點:用幽默解構養生,讓健康變得輕松有趣
養生常被貼上“嚴肅”“枯燥”的標簽,而碧生源則用幽默打破這一認知。品牌通過趣味漫畫、短視頻等形式,將保健茶融入生活場景:一位白領在會議室犯困時,一杯潤腸茶讓他調侃“給腸子洗洗澡”,夸張的表情與詼諧的臺詞引發觀眾會心一笑。這種“輕松養生”的傳播策略,既降低了消費者對保健品的心理距離,又通過幽默語言強化了產品記憶點。例如在社交平臺上,#養生人的快樂密碼#等話題結合搞笑段子傳播,讓保健茶從“功能飲品”變成“生活趣味符號”,吸引年輕群體主動關注與分享,實現品牌年輕化滲透。
淚點:以情感故事為紐帶,觸發深層價值共鳴
保健茶的本質不僅是飲品,更是情感傳遞的載體。碧生源深挖“孝心”“友情”等情感場景。比如,“媽媽總說‘這茶我喝著舒服’”的真實故事,將產品轉化為子女表達孝心的媒介;朋友間互贈保健茶的情節,則讓茶飲成為情誼的象征。這些故事通過細膩的情感描寫,如“父親喝著茶感嘆女兒的貼心”“閨蜜聚會時分享喝茶心得”,特別是“媽媽那一輩人都知道的減肥茶”,讓消費者在共鳴中感受到品牌的溫度。當養生茶與親情、友情等美好情感綁定,其價值便超越了產品本身。喝的是茶,傳遞的卻是“對在乎之人的關懷”,這種情感連接讓品牌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深層信任。
尿點:激活分享生態,讓口碑成為健康引擎
“尿點”并非字面含義,而是指消費者體驗產品后的自發分享行為。碧生源通過搭建互動平臺,如鼓勵用戶在社交圈分享“你以為減不了的其實都能減”的真實經歷,將個體體驗轉化為群體傳播。品牌還提供便捷的分享渠道,如微信小程序一鍵生成“養生日記”,或在電商平臺設置“評價有禮”機制,激發用戶主動輸出內容。當消費者因“喝出效果”“感受到關懷”而分享時,這些真實口碑如同滾雪球般擴大影響力,形成“體驗-分享-新客轉化”的閉環。例如某用戶在小紅書分享“喝常潤茶改善便秘”的筆記,附帶產品鏈接后引發上千點贊,直接帶動了店鋪銷量增長,印證了口碑傳播的強大勢能。
在銷售技巧方面,碧生源則是鼓勵茶葉銷售人員站在顧客的角度思考問題,使用積極的詞語回應顧客,避免說“我們做不到”,而是說“肯定會有辦法的”。多使用“我們”而非“我”,以增強親近感。保持與顧客相同的談話方式,無論對方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要用他們能理解的語言和節奏交流。與此同時,碧生源還利用電商平臺如淘寶、天貓、京東、亞馬遜進行在線銷售,同時結合QQ營銷、微信營銷等社交工具拓展“私域”,擴大品牌影響力。
碧生源的營銷實踐證明,保健茶的成功,不僅在于產品功效的打磨,更在于對消費者情感需求的精準把握。通過“痛點找需求、笑點破壁壘、淚點建連接、尿點促傳播”的四步法則,碧生源將保健茶從功能性產品升級為“健康生活方式的符號”。它既是緩解焦慮的解決方案,也是傳遞溫情的情感媒介,更是在分享生活的社交話題。從飲品到生活態度的保健茶,都是在助力健康價值持續生長。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