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穴市老社區斑駁的樹影里,"琴琴便民店"的玻璃門映著晨光。輪椅上的李小琴正伏在收銀臺前,左手壓著泛黃的練習簿,右手攥緊鋼筆謄寫"生如螻蟻當立鴻鵠之志",彎曲的脊椎如拉滿的弓弦。空調冷凝水滴答作響,常有老顧客輕叩柜臺,手機掃碼帶走兩包黃鶴樓。命運雖折斷他的雙腿,他卻用二十年光陰在賬本與貨架間架起生命支點,以不屈意志在紙頁褶皺里鍛打希望,書寫著輪椅上的自強詩篇。
孱弱病軀撐起人間燈火
命運的重錘來得毫無征兆。96年一個原本務工在外的青年,一場病變,經武漢同濟醫院一紙文書宣布了他的宿命——后天性肌源性肌肉萎縮不治之癥。從此他的生活軌道朝著不可控制發展, 病痛,恐懼,無助一時間充斥著他。2011年災難再次降臨,母親胰腺癌病逝,開店不到一年,次年哥哥也因惡性腫瘤英年早逝,留下三個侄子正讀初中和高中。
命薄如紙應有不屈之心,生如螻蟻當立鴻浩之志。平時他經常摘抄這句經典名言來激勵自己!他始終相信困難只是暫時的,殘疾不等于殘廢。空余時間網上刷單,春節街頭賣禮包,全家人互幫互助,只要自己能做到的,各種各樣額外創收,他從來沒有停止過。每天為生活奔波著,每月為孩子學費打拼著,每年朝著日記本里寫下目標拼搏著。
方寸柜臺聚攏人間暖光
2016年深冬,武穴煙草客戶經理楊慧婷推開雜貨店的斑駁木門。貨架蒙塵的角落里,李小琴正用下巴壓著賬本記賬,半碗青菜粥早已凝出油膜。"加個煙柜,小店就能活!"“試試把便利店做成綜合服務店?”楊慧婷的提議讓鋼筆尖驟然停頓。煙草專賣許可證懸掛那日,楊經理到店里指導增設快遞代收區,重構商品陳列邏輯;褪色的“十年老招牌”換成亮藍色燈箱;煙柜與非食區形成黃金三角。
在楊經理的指導下,李小琴拓展了社區便民服務業務。用行動、人格魅力, 感染了小區周邊客戶,無償簽收各種快遞服務,他們閑暇之余到店里嘮嗑,如有客戶過來買東西,都會主動幫忙介紹、導購,這樣溫馨場面每每發生。從此,小店便成了他的衣食父母,使他得以與健全人同臺競技,并立于不敗之地。
(圖為李小琴擦洗柜臺,劉恩攝)
浸雨信封點燃抗疫星鏈
疫情最吃緊的時候,他把攢了三個月的2000元現金裝在牛皮紙信封里,趁社區值班人員換班時塞進了居委會的捐款箱。沒想到第三天傍晚,社區書記冒雨叩響店門,信封上 "李小琴" 三個字被雨水浸濕,卻格外清晰。“錢雖不多,但我也想用這份微光一起來驅散黎明前的黑暗。”后來,在他的感染帶動下,幾位特殊朋友也陸續參與了愛心捐贈,和無數抗疫一線人員一樣,他們也參與了這場守護與溫暖的雙向奔赴。
歲月像一把無形的手術,從當初生活不能自理到今天獨當一面 。如今李小琴每日坐在收銀臺前拿著掃碼槍結賬。小時候父親教他走直線的青石板路,化作了“知音通”上的銷售曲線——日均18小時堅守,十五年攢出房子熱炕頭;快遞代收架日均流轉百件包裹,居民閑聊時自發組成“導購志愿隊”。“店是我的另一雙腿。”他笑著調整煙柜價簽,玻璃映出身后忙碌的妻子。(劉恩)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