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汪文倫、張豐兩位導師帶領的櫻桃團隊深入畢節市九洞天合作社櫻桃種植基地,開展為期一天的實地調研,為后續深入合作打下堅實基礎。團隊通過品質檢測、設備考察及產銷對接,全面評估當地櫻桃產業鏈發展現狀,為項目落地提供科學依據。
當日上午,團隊成員汪小美、余夢婷、王媛媛、鄭新鳳等人在基地技術員陪同下,隨機抽取不同區塊的櫻桃樣本,利用便攜式檢測儀對果徑、糖分、硬度等指標進行現場測定。數據顯示,基地瑪瑙紅櫻桃果核的橫切面直徑長度為7.34±0.024mm縱向切面直徑為11.25±0.013mm,符合高端市場標準。“氣候適宜、管理精細,這是九洞天櫻桃品質穩定的關鍵。”指導老師汪文倫指出,基地采用的智能水肥一體化系統和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為規模化生產提供了技術支撐。
在分揀包裝車間,團隊重點考察了自動化分選線運行情況。“生產端標準化程度高,為后續品牌化運作打下基礎。”成員黃舒玲認真的記錄著。
下午,團隊與合作社、電商企業召開三方座談會。據披露,2025年九洞天櫻桃種植面積1200畝,預計產量突破800噸,同比增幅達25%。合作社理事長張強透露,通過“訂單農業+保底收購”模式,解決了果農后顧之憂,農戶種植積極性顯著提升。
經綜合研判,櫻桃團隊形成調研結論:九洞天基地已形成“種質優選—標準化種植—智能分選—冷鏈配送—品牌營銷”的完整鏈條。成員朱欣悅、王淞建議:“可優先開發櫻桃酒產品,錯峰上市延長產業鏈價值。”
調研結束時,團隊與合作社簽訂技術指導協議,后續將圍繞采后保鮮、衍生品開發等環節提供持續支持。讓小櫻桃長成大產業,既是科研成果轉化的試金石,更是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隨著產業鏈各環節數據的逐步落地,這片烏蒙山間的“紅果經濟”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