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是第24個全國“安全生產月”,云南煙葉復烤有限責任公司楚雄復烤廠緊緊圍繞“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查找身邊安全隱患”主題,通過科學統籌、廣泛宣傳、深入排查以及實戰演練等一系列全鏈條、立體化的安全管理實踐,將安全理念深度融入生產經營各環節,全方位提升企業安全生產水平,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筑牢安全基石。
統籌部署,奏響安全生產“前奏曲”
安全生產,責任重于泰山。楚雄復烤廠對安全生產月活動高度重視,成立了以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活動領導小組,以“責任到人、流程閉環”為原則,制定包括3大板塊25項具體任務的詳細活動方案,明確了各部門的安全責任清單和時間進度表,確保活動有序推進。
活動啟動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對學習教育、隱患排查、應急演練以及宣傳普及等各個環節進行了周密安排。復烤公司領導親臨烤廠督導活動開展情況,廠領導也多次深入各部門檢查指導安全生產工作,并一次次向員工強調:“安全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家一定要時刻牢記,把每一個操作步驟都嚴格按照安全規范來執行。”正是通過這樣的強調與指導,全體員工牢固樹立起了安全發展理念,切實將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了每一個崗位、每一個環節。
(楚雄復烤廠安全生產月安全倡議及宣誓活動。雷曉雷攝)
同時,楚雄復烤廠還將安全生產月活動與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緊密結合,形成長效機制,確保安全生產工作常抓不懈。
宣傳教育,唱響安全理念“主題曲”
為營造濃厚的安全生產氛圍,楚雄復烤廠構建起“線上+線下”立體宣傳矩陣。在線下,廠中大門、職工食堂等人流量較大的主干道旁,一排安全宣傳欄格外醒目。宣傳欄內容豐富,涵蓋最新安全法規、事故案例剖析等,以生動的形式展示安全操作規范,吸引眾多員工駐足觀看;辦公樓、車間入口處的LED屏滾動播放安全生產宣傳標語,電子屏24小時循環播放安全警示教育片,通過觸目驚心的事故畫面和專業細致的原因剖析,為員工敲響安全警鐘;在“6.16安全宣傳咨詢日”活動現場,員工們積極參與,氣氛熱烈。通過參觀宣傳掛圖、發放宣傳資料、設立安全咨詢臺以及舉行安全倡議與宣誓等方式,員工的安全意識得到了進一步增強。
(楚雄復烤廠干部職工積極參與安全月系列活動。 雷曉雷攝)
在線上,企業微信群開設的“安全微課堂”專欄每日推送安全生產知識、應急處置技巧等內容,方便員工隨時學習。全員參與的“安全隱患我查找”網絡知識答題活動、煙草網絡學院舉辦的“安全生產大講堂”,充分激發了員工的學習熱情,讓安全知識在指尖傳遞。
隱患排查,敲響風險防控“警示鐘”
“這個電線的外皮有點破損了,得趕緊處理。”生產加工車間的老唐通過“安全隱患隨手拍”,將潛在的安全隱患及時上報,隱患很快得到了處理。
楚雄復烤廠始終秉持“隱患就是事故”的理念,深入開展“安全隱患排查行動”與“隱患辨識科普行動”。在保持常態化隱患排查的基礎上,通過培訓解讀、專題學習,讓員工熟練掌握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人人都成為隱患排查的“專家”。同時,還認真組織“應急有我 安全同行”等志愿服務宣傳活動,充分發動全員參與隱患排查。
(楚雄復烤廠開展全員安全教育培訓。 雷曉雷攝)
此外,楚雄復烤廠還大力宣傳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典型經驗做法,用好“安全隱患曝光”機制,對隱患問題進行公示,讓安全隱患無處遁形。聚焦常見安全隱患開展科普宣傳,組織“安全隱患隨手拍”等新媒體活動,提升職工隱患排查辨識能力。邀請重點相關方圍繞高風險作業場景開展研討,梳理風險清單,切實將風險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應急演練,拉起事故應對“保障線”
為提升應急處突能力,楚雄復烤廠多舉措開展實戰化應急演練,為安全生產拉起堅固“保障線”。6月12日,南華縣2025年安全生產月活動啟動儀式暨安全生產自然災害綜合應急演練系列活動在楚雄復烤廠舉行,縣安委會成員單位、各鄉鎮、企事業單位代表150余人現場觀摩火災事故、有限空間事故應急演練。演練中,全廠干部職工分工明確、行動迅速,從發現事故到組織救援、疏散人員、撲滅火情,每一個環節都緊張有序地進行。這次實戰演練,不僅檢驗了烤廠的應急能力,也傳播了安全理念,為全縣各單位提供了經驗借鑒。
(楚雄復烤廠職工進行消防水帶連接操演練。 雷曉雷攝)
此外,各部門按照年度應急演練計劃,有序推進演練工作。三個生產性車間結合淡季設備設施檢維修任務,圍繞防火災、防機械電氣傷害、防交通事故、防高處作業風險,開展“四防”專項演練,讓員工在實操中增強生產現場隱患識別與處置能力。同時,組織全員參與安全隱患識別、應急處置和逃生研討,從理論層面夯實應急知識儲備。
楚雄復烤廠2025年安全生產月活動,通過一系列扎實有效的舉措,讓“安全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安全生產防線進一步筑牢。未來,楚雄復烤廠將以安全生產月活動為契機,持續強化安全管理,不斷推動安全生產工作再上新臺階,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實的安全保障。(雷曉雷)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