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嘉善經濟技術開發區:深化“管委會+公司”改革 創新園區發展體系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7-05





      國家級經開區應改革而生,因改革而興。當前,時代之變正加速演進,新發展形勢下,體制機制改革成為國家級經開區永葆生機活力的關鍵。今年6月,商務部印發的《深化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改革創新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提出,要優化國家級經開區運營模式,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和市場化運作水平,推動園區行政管理主體與開發建設主體相對分離。

    當政府的“有形之手”撞上市場的“無形之手”,經開區管委會如何在職能的“分”與“合”中找準關鍵點,從管理者變為賦能者?作為國家級經開區重要一員的嘉善經濟技術開發區早已布局,打造“管委會+公司”運行模式,推動政企分離,強化政企合作,雙軌并行,全力助推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

    涵蓋“實業、產投、產服”三大板塊,嘉善經開區分別成立了嘉善經濟技術開發區實業有限公司、嘉善經惠高新產業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和嘉善惠譽產業服務有限公司,通過市場化手段,服務實體經濟、實現招商引資,擁抱市場引“客”來。

    金融潤澤  實體經濟“枝繁葉茂”

    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與高效運轉,是企業良性循環的核心。

    嘉善惠譽產服以自身為紐帶,向上,圍繞經開區主導產業,從新能源領域的主輔材料到半導體領域的原材料,整合資源鏈接了一條完整的供應渠道;向下,創新運用供應鏈金融模式,精準破解企業現金流難題,助力企業扎根壯大。

    這種以創新服務構建的雙向賦能體系模式,不僅使嘉善經開區眾多企業的供應鏈韌性得到了顯著提升,也為區內工業經濟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有效保障。

    漢方新材料科技(嘉善)有限公司便是其中典型代表。去年6月投產的漢方新材料一度面臨發展的“煩惱”——有限的現金流難以支撐產能擴張。

    “根據企業當時的實際需求,我們為其量身定制了供應鏈服務方案。”嘉善惠譽產服負責人胡君濤介紹道,“一方面,我們積極對接優質貨源,依托現貨現付的議價優勢,為企業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原材料;另一方面,通過靈活設置銷售賬期,給予企業一定的緩沖空間,破解其在采購環節的資金荒難題。”

    在企業自身過硬的技術實力與嘉善惠譽產服精準賦能的雙重助力下,漢方新材料發展勢頭迅猛,實現營收快速增長。

    “這一服務既能讓企業資金鏈‘血脈暢通’,又可以在銷售旺季前批量備貨、提前鎖定優質原材料的貨源等,從而強化供應鏈合作關系,構建起多方共贏的商業生態。”胡君濤表示,對于嘉善惠譽產服而言,這種供應鏈金融模式不再是簡單的借貸工具,而是通過優化資金流來重構商業模式的“杠桿”。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嘉善惠譽產服已搭建起完善的供應鏈金融服務體系,為多家企業提供了相關服務,總金額達4000萬元,有效疏通了企業供應鏈的“堵點”“卡點”,破解企業資金周轉難題,增強風險防控能力。

    基金賦能  產業集群蓄勢崛起

    在招商模式中,傳統招商的政策優惠邊際效益逐漸遞減,基金招商成為新的破題之道。

    2020年,云頂新耀手握8款市場前景廣闊的臨床候選藥物組合的產品管線,處于產業化落地的關鍵階段。在選址過程中,嘉善經開區進入了企業的備選名單。

    然而,云頂新耀最初的計劃總投資規模在百億級別。彼時的嘉善經開區生物醫藥產業基礎薄弱,磁吸力不強,要想拿下這個大單子,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此路不通,那就另辟通途!在發現傳統招商手段無法輕易打動云頂新耀后,嘉善經開區果斷更換策略:以5000萬美元的股權投資注資云頂新耀,滿足了其在研發階段的資金需求,并以“當年洽談、當年簽約、當年資金到位、當年開工”的嘉善速度推動云頂新耀高位躍遷。同年10月,企業在港交所上市。

    歷經五年深耕細作,如今,云頂新耀在嘉善經開區的發展進入成果轉化期。去年10月,總投資約28億元的云頂新耀嘉善項目全面竣工。目前,該公司已有兩款新藥獲批上市,預計2027年營收突破10億元,為經開區生物醫藥產業高地建設注入了強勁動能。

    云頂新耀的落地標志著嘉善經開區利用產業基金開展股權招商取得了重大突破。為持續深化這一創新路徑,經開區專門成立了所屬國企——嘉善經惠產投。

    該公司自成立以來便受托管理經開區與上市公司聯合設立的總規模達10億元的并購基金,與同鑫資本、國科長三角等機構設立總規模達60億元的產業基金,深化以投帶引,實行招投聯動,做好“股權+招商+選資”模式。

    “股權投資不僅能推動企業借助資本的力量在市場上‘跑馬圈地’,也使我們能以股東身份同其建立深度的合作伙伴關系,引導優質企業扎根經開區,實現企業擴張與產業集聚的雙贏目標。”嘉善經惠產投總經理姚宇麟解釋道。

    這一模式釋放出不竭的“葡萄串效應”:目前,產業基金已引導20余個項目落地,總投資超200億元;格科微電子、杰華特微電子、新思考電機等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行業前沿企業紛至沓來,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相繼入駐,真正實現了“引進一個龍頭、帶動一個產業、形成一個集群”的良性發展格局。

    筑巢引鳳  項目建設提質增速

    市場形勢瞬息萬變、行業競爭疾風驟雨,倒逼企業以快節奏生產搶占發展黃金期。當下,誰能保障企業“生產無縫銜接”遷移,誰就能贏得招商主動權。

    以非常之力加快廠房建設,嘉善經開實業錨定集成電路、新材料、生物醫藥三大新興產業,以“量體裁衣”的定制化模式,打造專業化生產廠房與配套設施,推動形成“一園一業”的特色產業集群生態,并在園區周邊配套“樂寓”人才公寓,滿足高層次人才拎包入住需求。例如,科謨新材料項目正是被嘉善經開區提供的定制化廠房服務所吸引,于今年3月成功落地。同時,為滿足入駐企業生產需求,嘉善經開實業大手筆建設標準化廠房,助力企業實現開工“零等待”。

    如今,在嘉善經開區,鱗次櫛比的現代化建筑、拔地而起的標準化廠房共同筑起了產業集聚的堅實載體,成為嘉善經開實業招商引資的硬核支撐。

    浙江翠展微電子有限公司的成功落戶就是這一招商手法實踐的具象表現。2020年,已積累了原始資本的翠展微電子急于尋找能夠承載項目產業化的沃土。

    “最初,我們考察了很多地方,但不是區位優勢不足、產業配套不完善,就是廠房建設進度滯后,難以滿足快速投產的需求。”企業創始人彭昊回憶道,“嘉善經開區的出現可謂恰逢其時——不僅毗鄰我們的主要供貨商,運輸成本能降低5%,還提供了現成的標準化廠房,讓我們實現了開工‘零等待’。”

    處于行業風口時選擇直接“拎包入住”,翠展微電子以“當月入駐、次月投產”的速度跟上了市場需求,當年即達到4000萬元產值,2023年產值突破億元大關。

    創新廠房供給模式不僅消除了企業快速投產的痛點,更構建起產業要素高效配置的新生態。目前,嘉善經開實業已為園區內的34家企業提供了租賃廠房服務,同時,在建廠房面積約62.3萬平方米,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園區的產業承載能力。

    從要素保障到服務創新,嘉善經開實業正以全方位的產業配套優勢,持續強化招商引資的“磁吸效應”,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

    結束語:

    推開體制機制改革之窗,以全局眼光看嘉善經開區。“我們通過迭代升級‘管委會+公司’運作模式,組建了專業化國企矩陣,全面布局供應鏈金融、基金投資、招商服務、園區運營等核心業務板塊,錨定市場化、實體化改革方向,打造了全鏈條產業服務生態體系。”嘉善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這場以“小政府、大企業”為核心理念的體制機制變革,做到了行政效能與市場活力的雙向奔赴,即國企在產業投資與資源整合中彰顯競爭力,以資本力量撬動產業升級;管委會聚焦戰略規劃、政策引導等行政職能,筑牢制度保障根基,真正實現了“政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擘畫出現代化園區發展新圖景。(和瓊  劉思)


      轉自:東方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