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它是給人們敲響警鐘的一個信號,每一年都會在這天向全世界的人們發出關心人口問題和發展問題、關心子孫后代未來命運的呼喚,不是簡單地紀念這個日子,而是需要好好反思。我們可以借此機會反思當前人類社會發展的一些問題,思索一下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的深刻內涵。從歷史上看,近幾個世紀以來特別是自工業革命以來,由于醫療水平提高、生活水平提高和公共衛生條件得到極大改善,世界人口的大量增加是不可避免的,那時候廣袤無垠的大自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資源供養著子孫。
如今人口與資源間矛盾日漸突顯,人口不斷增多必然導致資源緊缺甚至枯竭,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土地沙漠化普遍發生,水源遭到嚴重污染、森林過度砍伐,不少地方連大氣都很難得到治理。并且全球的人口問題也存在著區域差別,具體的表現就是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狀況。
比如說像發達國家而言,則由于他們的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老齡化嚴重而成為制約這些國家社會發展的主要障礙因素,例如像日本、法國等,當前這些國家的人口老齡化程度是處于世界的前列的,老人的比例不斷增加,然而由于人口增長緩慢,甚至出現逐漸下降的情況,從而導致勞動力縮減、撫養人口和社會保障負擔加重,另外就會帶來經濟發展壓力比較大等問題,為了抑制這種情況的發生日本政府采取了許多應對措施,例如通過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勵生育,但是收效甚微。
發展中國家人口快速增長帶來了很多困難,如一些非洲國家,人口迅速增長造成過多年輕人需要得到受教育、就業及醫療服務的困難。而這些國家的基礎設施以及公共服務設施不能適應這種變化,在此基礎上。教育資源不足使許多兒童得不到較好的教育,這樣就直接影響其自身的發展,同時也影響了本國人力資源素質和經濟發展的潛力。再有,在這個特殊的全球人口日時刻,要充分認識到人口問題不容忽視,并共同努力做好未來工作,讓人類社會真正走上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協調之路。
只有世界各國人民、各國政府都攜起手來,我們才能均衡發展好人口與資源、環境的關系,讓地球成為更加和諧、繁榮的人類家園,每個人都是這張全球人口拼圖中的一塊,我們的每一步都決定著未來人口的變化、人類的命運,人口不是單純的數字問題,而是關系到每一個個體的質量、教育、就業與看病等問題,所以,我們需要做好基礎建設,完善公共服務,保障每個公民都有接受基礎的教育、就業和醫療服務的權利,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人口可持續發展,才能為子孫后代留出更好的明天。(武漢市蔡甸區煙草專賣局 李小潮)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