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面行業“痛點”,提高“產品力”品斛堂打出的是這樣幾張牌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7-21





      對話品斛堂:從紫皮石斛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參與制定者,到石斛原漿銷量全國第一,一家中國企業長期主義的行穩致遠

      2025年7月9日,云南品斛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品斛堂)董事長趙志然在一場有關紫皮石斛原漿的科研成果發布會上重磅揭曉,該集團旗下的紫皮石斛原漿核心成分將實現全面升級,但價格不變!石斛多糖含量提升10%,由原來的2000mg/100g,提升至2200mg/100g(出廠時);甘露糖含量提升20%,由原來的1000mg/100g,提升至1200mg/100g(出廠時)。

      為什么提質?品斛堂提出,通過工藝的研發升級,可以讓紫皮石斛原漿中的關鍵成分——多糖和甘露糖含量更高,以此進行產品質量提升。“品斛堂要做的,就是把東方的植物本草結合西方的科學技術制造出最好的產品,讓世界看到東方本草。”這是趙志然在發布會上展示的決心,也是一個企業家布局未來發展的“野心”。

      那為什么又不提價呢?品斛堂總經理鄭旻在事后給出六個字的答案——“市場環境不好”。品斛堂要做的僅僅是通過自己的產品去驗證紫皮石斛的功效,然后將研究成果作為提升銷售端推廣力的一個“工具”,僅此而已。

      “一株仙草”的驚人功效

      品斛堂成立于2012年,位于“中國紫皮石斛之鄉”云南省保山市龍陵縣。

      2012年,全國掀起的健康浪潮達到頂峰,不少人察覺隨著全民大健康時代到來,消費者必然產生極為巨大的養生保健需求。于是同年,云南品斛堂成立,并落地龍陵。

      公司專注于石斛全產業鏈開發,集石斛種基地,石斛系列產品研發、加工生產、銷售、品牌經營、石斛體驗、展示為一體。公司總部基地選址位于龍陵縣城一處山腳,環境清幽,夏季一場雨后,透過辦公室的窗戶往外看,可以看到山林處于一片云霧朦朧中,仿佛置身仙境。

      龍陵地處高黎貢山山系,常年多雨,草木豐茂,年平均氣溫16.4℃,年降雨量1699.2mm,相對濕度84%,森林覆蓋率高達67.89%,是全國石斛種質資源收集保存最多的地方,中國1/4的蘭科植物在這里扎根。古樹參天的原始密林,爬滿翠綠苔蘚的石板,讓“以氣生根”的石斛,在這片土地上可以張開自己大大的“肺”,貪婪地吸收空氣中含量超過10000個/cm3的負氧離子,舒展枝葉。

      在品斛堂辦公區一樓的展廳里,懸掛著各類食藥同源物質在古籍中的圖像,圖像下方的桌子上,擺放著一捆用線綁好的紫皮石斛,皮破之處,露出肥厚的紫色,無土無水的情況下居然還發出幾顆嶄新的芽。

      作為一種生長在空氣中的植物,即使沒有土,僅僅靠吸收空氣中氮磷鉀,也能生長,其最早見于醫藥經典《神農本草經》,距今已有2400年以上藥用歷史,被道家經典《道藏》列為“中華九大仙草之首”,排在天山雪蓮、三兩重人參、百二十年首烏、深山靈芝之前的地位。在古代一直是帝王貴族之家的專用養生滋補品。

      石斛種類繁多,據相關數據顯示,石斛屬植物全球約有1700種,僅中國就有76種(含2個變種),有藥用價值的多達幾十種。作為石斛的一個亞種,紫皮石斛被發現較晚,因其研究基礎薄弱,價值被市場嚴重低估。為了讓紫皮石斛在競爭激烈的中式滋補賽道突出重圍,由云南品斛堂牽頭,聯合眾多科研院校專家,以石斛的健康價值為課題方向,對紫皮石斛進行了系統性研究。

      據研究,紫皮石斛原漿可降低糖尿病風險78.9%。能有效控制血糖、增強胰島素敏感性、修復胰島細胞,并改善脂代謝和肝功能。同時,還能提升腸道短鏈脂肪酸含量,降低炎癥因子水平,增強腸道屏障功能。這一研究為紫皮石斛"防未病"功效提供了科學依據。

      有學者針對紫皮石斛對腸道健康的作用進行科研,并從紫皮石斛原漿對便秘小鼠的腸道微生物和排便能力等方面的影響得出:紫皮石斛原漿可以多途徑緩解便秘,包括促進腸道蠕動、修復結腸組織損傷、優化腸道菌群結構等。

      而斑馬魚技術應用的全球領導者公司,其研究證明,品斛堂紫皮石斛原漿飲對斑馬魚胃腸粘膜具有保護作用,并獲得“Verified by Zebrafish——智魚優檢”品質認證!

      多項科研成果表明,紫皮石斛在防治疾病的功效上是極其明顯的。

      觸碰行業“痛點”

      2018年1月,品斛堂參與制定的紫皮石斛食品地方安全標準發布,同年11月,品斛堂獲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中國首款石斛原漿研發成功。品斛堂紫皮石斛原漿品牌打響了行業第一槍。

      然而,當紫皮石斛“滿心歡喜”地走入大眾視野時,石斛市場的狀態卻不盡如人意。

      在7月9日的成果發布會上,有專家就在分享時表示,目前消費者很難買到真石斛,網上賣的難辨真假,且價格五花八門,尤其是石斛原漿,居然賣到幾毛錢或一兩塊錢一條。

      趙志然在分享時也提到,目前,功能性食品行業的痛點和問題最大的一點就是市場上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部分產品存在概念性添加。其次是消費者難以辨別產品質量,產品體感不明顯。加之國家缺乏強制檢測和產品認證標準,致使劣幣驅逐良幣,消費者容易形成"產品無效,智商稅”的印象,影響行業的整體聲譽。

      但對于整個市場環境,不少剛剛踏入這條賽道的企業也表示無奈。為什么要邀請更多達人來參與這個成果發布會呢?鄭旻坦言,最終目的還是要讓渠道端和市場端了解紫皮石斛的真正功效,給銷售提供一些支撐,提振市場信心。

      “品質至上,行穩致遠”,是品斛堂多年來所踐行的理念,其強調的是一個產品力的問題,產品才是真正的帶來流量的,而不是由流量來給產品提供什么幫助,換句話說,石斛行業要發展,最終的主題還是要回到產品上來。

      鄭旻認為,從企業的角度來看,企業很難,石斛這個行業也很慘,第一,原來開始有這個產品的時候是基于傳統的農產品,那個時候大家對于紫皮石斛的本身認知不夠,傳統的石斛更多用于藥物,2018年,品斛堂通過與國家衛計委和食藥總局溝通,搶先拿到了紫皮石斛的地方食品標準,使得紫皮石斛早于其它石斛成為了可以食品化的中藥材。“對于石斛,在一些有食用傳統的地方,比如江浙、兩廣有較大的認知度,但在北方市場,說到石斛,大家不了解,更別說紫皮石斛,所以企業又得艱辛地做市場教育工作。”鄭旻說。

      據數據顯示,中國百分之八十的紫皮石斛在云南,百分之七十在龍陵,紫皮石斛離開龍陵之后種植,多無法成活。作為龍陵縣支柱產業,紫皮石斛也有過價格高的時候,據說輝煌時期,藥材商還一度會將紫皮石斛冒充鐵皮收購后供給藥廠,原因就是紫皮石斛名氣太小,人們并不真正了解其價值。

      此外,研究報道少,曝光度低,也是一個痛點所在。而且學界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其它種類的石斛上。

      根據現有研究,石斛所含有效成分多是多糖、黃酮、生物堿、多酚一類物質,而紫皮石斛的研究更多的是繼續發掘更多有價值的有效成分,開發新產品,比如石斛素。

      “現在在抗衰老方面,市場上提的更多的好像是槲皮素,其實也有石斛素,甚至于石斛素的價值要高于槲皮素,但這些都還需要經歷一定的時間通過實驗去驗證。”鄭旻說。

      據了解,目前除了紫皮石斛原漿、石斛酒外,品斛堂還開發了更多食藥同源的本草產品,天麻、三七、黃精等原漿產品已陸續面市。

      “研發”和“行業標準”制定才是關鍵

      紫皮石斛作為龍陵地區較為獨特的品種,近些年來愈發受大眾所青睞。據了解,截至目前,品斛堂石斛原漿已成功實現全國銷量第一,累計銷售超1億+袋。這一切都源于品斛堂對于自身產品品質的追求。

      “紫皮石斛終端產品有效成分含量要達到一定量級才可以發揮作用,也就是說,添加量不足或者貨架期揮發,即便添加了功效性原料,產品仍然無法發揮其獨有的功效性。”在7月9日的成果發布會上趙志然表示,紫皮石斛同一種原材料的質量受多種因素影響,如產地,提取純度、分子量等。原料之間的配比會影響最終功效的發揮,因此需要對原材料進行整體的組合研究,避免成分之間發生作用,影響功效的發揮。

      為保證品質,品斛堂按照"種源-種植-生產"三位一體的標準化建設,持續強化品質護城河,推動石斛產業高質量發展:

      種源上,在高黎貢山南脈,復原了石斛原生環境,建立楊梅山種質資源庫,自主培育優質種源“品斛堂1號”;

      種植上,與高校及科研機構合作,采用仿野生種植模式,建設1000余畝有機石斛示范種植基地,并申報紫皮石斛全流程質量控制標準“紫控”,規范種植標準;

      生產上,建立數據庫,對紫皮石斛全流程鮮條處理工藝進行質量控制,未來,符合“標準的紫皮石斛原料”才能使用“紫控”標識。

      不僅如此,針對產品,品斛堂也有自己的規劃,通過制定紫皮石斛原漿行業標準,對紫皮石斛原漿有效成分含量(多糖、甘露糖、固形物、花青素等)形成固定參數標準,確保讓消費者受益,讓誠信經營者得益。

      2025年底,品斛堂將完成“品斛堂1號”紫皮石斛植物新品種國家備案,同時,將采取定向收購的方式,大力向斛農推廣此種源。未來3年內,品斛堂所有石斛產品原料均為“品斛堂1號”紫皮石斛。

      今年,品斛堂憑借與云南農業大學盛軍教授團隊合作項目《重要藥食兼用資源精準制造關鍵技術創新及應用》,榮獲"云南省科技進步特等獎"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為產業升級提供了示范案例。

      初衷:經濟和生態的雙重考量

      2020年7月9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時隔21年重新啟動修訂。468種和25類野生植物被列入。彼時,因無序采挖導致種群數量急劇下降,42種石斛被列入《征求意見稿》,占被列入的104種蘭科植物的近半。

      紫皮石斛,學名齒瓣石斛,主要分布于我國云南、廣西、貴州及西藏東南部,國外見于東南亞、南亞部分地區。其野生種群已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二級)、《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評估為瀕危)。嚴苛的生長環境和無序的采挖是其保護面臨的主要挑戰。因此,實現規模化人工種植對生態保護有著重要意義。

      紫皮石斛作為高度依賴龍陵特定小區域生態氣候的石斛品種,其對海拔、濕度及空氣純凈度有著極為嚴苛的要求。品斛堂依托“中國紫皮石斛之鄉”,發展紫皮石斛產業,不僅為產品開發提供支撐,更是推動生態保護的關鍵路徑。

      作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品斛堂聯合石斛產業發展中心,推行“公司+基地+農戶”模式,規范種植標準,嚴格控制農肥農藥使用,此舉既能保障原料品質與斛農收益,又能通過自身的示范與實踐,樹立一個清晰、嚴謹、可復制的品質標桿,推動整個行業高質量發展。

      鄭旻表示,品斛堂承擔產業責任,通過延伸深加工鏈條,并在市場波動時實施儲備等保障性收購措施,穩定原料價格,確保種植戶收益,體現了其扶持農業的初衷,實現了生態反哺與經濟發展的雙重價值。

      正如企業負責人趙志然在首屆石斛賞花季上所說的那樣,品斛堂以石斛為紐帶,構建“科技+產業+民生”協同發展生態,打造“石斛+文旅”融合樣板。通過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從單一藥材到多元產業,從采收節慶到文旅融合,石斛產業為鄉村振興持續注入動能,助力“仙草”成為惠及鄉民的“致富草”。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