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菜場總是充斥著些許煩躁,客戶經理小朱踩著濕滑的地磚擠過人群時,聽見客戶老周沙啞的吆喝:“要什么煙自己拿!”只見店面像被臺風掃過:發霉的紙箱堆里探出半條“黃鶴樓”,“紅金龍”價簽貼在“玉溪”盒上。汗流浹背的老周從箱底挖出包煙,塑料膜沾著他額頭的汗珠。
悶熱里的老“頑疾”
在大花嶺農貿市場,老周的小店的塑料頂棚被曬得發燙,空氣里混雜著生鮮、熟食和汗水的復雜氣味。老周穿著汗背心,正費力地從一箱散亂堆放的卷煙中翻找顧客要的牌子,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不斷滴落在煙盒上。小朱皺緊了眉頭:柜臺陳舊、卷煙陳列雜亂無序、價簽模糊不清,更別提現代化的掃碼支付了。高溫讓這混亂的小店顯得更加局促悶熱,生意也日漸冷清。
“智多星”的清涼處方
“周老板,想不想讓您這小店也‘清涼’升級一下?顧客看著舒服,您賣著也省心!” 小朱笑著遞過一張紙巾。他拿出精心準備的改造方案圖:一個嶄新的定制背柜,分區清晰;帶亞克力蓋板的專用煙架,防塵又醒目;還有小巧的聚合支付二維碼立牌。第二天,小朱帶著安裝師傅準時出現。狹小的攤位像個蒸籠,小朱一邊幫忙遞工具、擰螺絲,一邊細致地向老周講解如何按價位、品牌分區陳列,如何規范張貼價簽。汗水順著她的臉頰往下淌,講解的聲音卻清晰有力。
“新顏”引來新客
當嶄新的背柜和煙架安裝完畢,卷煙分門別類、整齊碼放,明亮的價簽一目了然,小小的店面瞬間煥然一新。小朱還幫老周開通了聚合支付,打印了收款碼。恰逢周末采購高峰,煥然一新的攤位吸引了顧客駐足。“老板,拿包這個,掃碼付了哈!”清晰的支付提示音響起,老周臉上樂開了花。小朱站在攤位旁,看著顧客絡繹不絕,感受著攤位里雖仍悶熱卻充滿活力的空氣,抹了把汗,笑容里滿是欣慰。這農貿市場里的“華麗轉身”,是汗水浸潤出的清涼新商機。
電子支付提示音“微信到賬32元”響起時,老周正把新到的煙按小朱教的“金字塔”擺法陳列。市場頂棚漏下的夕照里,亞克力煙架流轉著琥珀色的光,有顧客舉起手機掃碼——這次拍的不是生鮮,是他的新煙柜。(季明、李國志)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