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中國好水”項目啟動儀式在科右前旗召開
7月26日,“守護中國好水”項目在內蒙古科爾沁右翼前旗啟動。
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理事長申長江在“守護中國好水”啟動儀式上致辭
中國工程院院士侯立安、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理事長申長江、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白志軍、前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涂瑞和、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曉文、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原副主任董旭輝、科右前旗旗委書記孫書濤等領導嘉賓參與活動。
“守護中國好水”走進科右前旗專家媒體研討會
侯立安院士在主題報告強調加強水處理技術創新,保障國民飲水健康,以新質生產力守護“中國好水”。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理事長申長江、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白志軍、前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涂瑞和等專家從水源保護項目的重要意義、保護管理機制,如何發揮水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如何守護利用好“中國好水”進行了發言。
“守護中國好水”項目啟動儀式現場
專家學者們圍繞優質水源保護與發展、科右前旗草原河流保護和發展情況、邊境草原原生態旅游體驗項目建設等各自發表了意見,為科右前旗的“好水”守護與利用提出建議。活動期間,專家組和技術人員還在科右前旗滿族屯滿族鄉和歸流河鎮白音居日合山吉祥泉采取水樣。
科右前旗滿族屯滿族鄉祭水取水儀式現場
“水利萬物而不爭。科右前旗在水治理和水保護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國科學院生態中心環境水質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張文強表示,“通過此次‘守護中國好水’活動,有利于推動科右前旗水資源保護邁上新臺階,探索水資源保護與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技術人員在科右前旗歸流河取水
啟動儀式結束后,專家媒體調研組一行走進科右前旗歸流河、烏蘭河流域,圍繞草原河流保護與發展、草原生態價值實踐路徑、生態產業振興綠色發展等關鍵領域,先后考察了草原宿集項目區、邊境草原原生態“兩山轉化”項目、千畝“城中草原”等生態保護項目。
科右前旗“好水”展示
“守護好這水,不只是科右前旗的事,更是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一環,‘六大行動’、‘代薪休假’,就是要讓守護水生態成為可持續的事,讓清水既養草原,也福澤子孫。”興安盟行署副盟長、旗委書記孫書濤介紹說。
“守護中國好水”專家組歸流河采取水樣合影
好水是科右前旗高質量發展的底氣,這底氣來自科右前旗多年的積累。這些年,滿族屯的山洪溝治理讓汛期河水“聽話”了,海勒斯臺河的清淤讓魚蝦回來了;80%的畜禽糞污變廢為寶,90%的農田用上測土配方肥,農藥少了15%,水自然更清了。還有那50多位河長,一年200多次巡河,走了近1000公里,每條河都有人“撐腰”。
科右前旗歸流河生態公園
“守護中國好水”項目的啟動,“六大行動”讓守護更有力,給水源地劃“禁區”,截住污染源,時刻盯著水質,教大家護水,讓好水帶火產業,更讓牧民當上“護水員”——巡河、禁牧能領錢,草原也能“歇口氣”,這“代薪休假”真正暖到了牧民心坎里。
科右前旗歸流河鎮白音居日合山吉祥泉祭水取水現場
2025年,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生態環境科學專委會聯合生態環境部華南環科所、中科院生態中心環境水質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單位啟動“守護中國好水”課題項目,開展“優質水源保護與發展”評估管理標準編制工作。項目組將組織專家和媒體記者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先進性的水源地和流域開展調研,通過案例分析和評估研究,構建優質水源保護與綠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守護中國好水”生態保護管理機制,形成“守護中國好水”課題項目實踐典型成果案例,以技術評估和生態宣傳等活動促進優質水源地的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
“守護中國好水”專家組考察科右前旗“城中草原”項目
據項目組負責人介紹,此課題項目從尋找中國好水到守護“中國好水”,是貫徹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思想,以新質生產力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又一次生動實踐。目前,《優質水源生態環境保護與綠色發展評估技術指南》《優質水源生態環境保護與綠色發展管理規范》標準正在編制審定中。
科右前旗千畝“城中草原”依河而建
“守護中國好水”啟動儀式現場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水質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飲用水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生態環境部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重點實驗室、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文獻信息與學術傳播中心、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節能與環保研究所等單位專家參與調研。內蒙古自治區住建廳人居環境中心、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單位代表,科右前旗旗委、旗政府及水利局、生態環境局和工貿公司等單位負責人,課題組成員及中央媒體記者共150余人參加本次啟動儀式。
“守護中國好水”項目啟動儀式合影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