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黨員是黨的事業的生力軍,其言行舉止不僅關乎個人形象,更影響著黨在群眾中的公信力。“八小時之內”的工作表現是黨性修養的集中展現,“八小時之外”的私人時間同樣是檢驗初心使命的重要考場。
要讓“八小時之外”成為黨性錘煉的“加油站”
黨性修養非一日之功,青年黨員的成長進步離不開持續學習的積累。“八小時之外”的時間看似碎片化,卻是自主提升的黃金時段。如果下班后沉迷娛樂消遣,將時間耗費在刷短視頻、玩游戲上,久而久之不僅荒廢了學業事業,更淡化了黨員意識。那些在崗位上脫穎而出的青年黨員,往往善于利用業余時間給自己“充電”——有的鉆研黨的創新理論,在原著原文中悟透初心;有的學習業務技能,在專業領域精進本領;有的研讀黨史故事,從革命先輩的事跡中汲取力量。這種“擠時間”學習的自覺,正是黨性修養不斷提升的生動寫照。
要讓“八小時之外”成為踐行宗旨的“實踐場”
黨員的身份不因下班而“褪色”,服務群眾的責任更不應被“八小時”框定。在社區里,可加入黨員志愿服務隊,參與環境整治、政策宣講等活動;在網絡上,可關注群眾在社交平臺的訴求,及時回應疑問、澄清誤解,做網絡空間的“正能量使者”;在日常生活中,對鄰里的困難主動搭把手,對身邊的不文明現象敢于站出來,用點滴行動詮釋黨員擔當,讓讓群眾在“八小時之外”的細微處感受到黨的溫暖。
要讓“八小時之外”成為涵養正氣的“凈化器”
“八小時之外”的私人生活,是檢驗黨員紀律意識的“試金石”。青年黨員社會閱歷較淺,面對各種誘惑更需保持清醒頭腦。決不能認為“私下里的事沒人管”,從而放松警惕,接受不當宴請;決不能在網絡上發表不當言論,忘記了黨員身份;決不能沉迷享樂主義,把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拋在腦后。這些看似“小事”的行為,實則是紀律防線松動的信號,久而久之可能滑向違紀違法的深淵。
“八小時之外”的自律不是“自我設限”,而是對個人成長的保護,是對黨員身份的敬畏。唯有守住底線、涵養正氣,才能在復雜環境中保持本色,讓青春在嚴以修身中綻放光彩。(江夏煙草 魏立香)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