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AI工具到數字勞動力,金融壹賬通WAIC聚焦智能體落地實踐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7-30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金融智能化轉型成為重要議題。與去年金融行業對大模型還處于探索階段不同,今年的關鍵詞已轉向“落地”“可信”“具身”,人工智能與金融業務的深度融合進入實質推進階段。面對多元化的業務需求,金融科技企業正加速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金融業務深度融合,探索更具可行性的轉型路徑。

      7月28日,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海市工商聯金融服務站企業路演活動中,金融壹賬通首席架構師吳磊發表主題為《基于智能體的金融RaaS服務新范式》的演講。該模式基于業務經驗與AI領域的積累與實踐,以“結果即服務”(Results as a Service, RaaS)為核心,強調按業務效果付費,由服務提供方承擔系統建設與技術更新責任,從而幫助客戶減少前期投入與技術沉沒成本,實現風險共擔、收益共享。

      近年來,隨著AI大模型能力的持續躍遷,Manus等Agentic AI(規劃型智能體)技術已具備自主規劃與多智能體協作能力,AI從“聊天工具”逐步演變為“數字勞動力”。在此背景下,金融壹賬通構建了智能體為核心的數字員工體系,并在部分外包運營項目中試點應用。

      目前,該體系已全面部署于平安集團客服、銷售、催收、質檢等業務環節。數據顯示,平安AI坐席服務量達到18.4億次,占集團客服總量的80%;AI解決率從38%提升至92%,客戶凈推薦值(NPS)由49%增至78%。吳磊表示,這一系列指標反映的,不僅是效率提升,更是業務模式從“人力密集”向“智能驅動”的深層變革。

      吳磊稱,智能體的價值不僅在于單點工具替代,而是通過任務分解、多智能體協作與工具調用,實現全流程的業務質效優化。在財富管理場景中,智能體系統能夠基于客戶持倉與市場動態,生成個性化投顧建議,并實現結構化與非結構化任務的高效協同,響應客戶需求。在營銷場景,通過“營銷知識百寶箱”標準化話術與案例庫,輔以客戶畫像、話術生成與觸達節奏優化,實現AI外呼轉化率翻倍。以某城商行為例,話術策略設計周期由1周以上縮至2天,內容響應率提升20%。而在催收業務中,智能體可自動生成個性化還款方案,串聯從初始提醒到逾期催收的全過程,實現動態策略調整,催收效率提升近四倍,逾期30天內還款率從40%提高至70%,并有效降低了合規風險。

      作為平安集團唯一對外金融科技輸出窗口,金融壹賬通持續在AI與業務融合方面加大投入。吳磊表示,金融壹賬通將進一步完善智能體與RaaS服務體系,推動“可評估、可交付”的智能化成果在銀行、保險等多元場景的落地,助力金融行業高質量發展。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