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廢墟上的反思:中國SaaS的至暗時刻
2025年,中國企業級軟件市場正經歷前所未有的寒冬。多家上市SaaS公司最新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行業性虧損仍在持續擴大,資本市場用“99%虧損”這一殘酷詞匯定義當前生態。某知名行業分析報告指出,頭部SaaS廠商平均銷售毛利率雖維持在55%左右,但銷售與研發費用率合計突破65%,盈利空間被徹底吞噬。
表面上看,這一切源于經濟下行壓力:企業預算削減、投資謹慎、生存壓力劇增。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盡管上半年GDP增長達5.3%,但背后是持續的量價背離——工業產出增長卻伴隨PPI連續33個月下滑,消費增長與CPI在通縮邊緣徘徊。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從3月的50.5%高位跌至6月的榮枯線下方,企業賬款拖欠問題突出,產能利用率持續走低。
更深層的病灶卻在行業自身基因里。當企業市場總監對SaaS銷售說:“我要的不是營銷自動化工具,而是下季度經銷商線索增長30%”,而對方只能回應“我們的系統能幫您更高效管理客戶信息”時,供需之間的根本斷裂已經顯露無遺。
02 診斷:為什么傳統SaaS在中國水土不服?
拆解中國SaaS的困局,可歸結為三個根深蒂固的“原罪”:
價值錯位:
傳統SaaS以軟件功能完備性為核心價值指標,而企業客戶的核心訴求是業務指標改善(KPI Improvement)。這種根本性錯位導致“賣家秀”與“買家秀”的永恒落差。當軟件使用率無法轉化為客戶營收增長(Revenue Growth),續費率崩塌成為必然。
責任割裂:
“銷售簽單-實施交付-客戶成功”的流水線作業,本質是責任的分段外包。銷售對續費無責,實施對效果無責,客戶成功對增長無責。某行業報告顯示,中國SaaS企業跨部門協作成本占營收比高達15%,遠高于國際同行(<5%),這是責任割裂的直接代價。
成本癌變:
在價值傳遞低效的惡性循環中,獲客成本(CAC)畸形成長。《2025中國企服獲客成本白皮書》揭示:行業平均CAC已占首年合同金額(ACV)的130%,意味著每簽一單即產生結構性虧損。當客戶生命周期價值(CLTV)持續低于CAC,商業模式如同建立在流沙之上。
“企業購買鉆頭不是為了擁有鉆頭,而是需要墻上的孔。而在當下的中國,他們甚至不關心孔本身,只關心這個孔能否掛住承載業績的掛鉤。”賽諾貝斯科技制造BU總經理李喆在內部戰略會上的比喻,精準刺破了傳統SaaS的價值幻覺。
03 破局:GaaS——重構企服的價值坐標系
2025年1月24日,北京。在賽諾貝斯年終戰略閉門會上,一個全新的且顛覆式的理念被正式提出:GaaS(Growth-as-a-Service)。這不是簡單的概念創新,而是對企服本質的重新定義:將交付物從“軟件功能”(Software Features)升維至“增長結果”(Growth Outcome)。
GaaS的三大范式革命:
① 價值錨點重構:從功能到結果
- 拋棄以模塊數量、API調用量為核心的舊指標體系
- 建立以客戶業務KPI達成度(如線索轉化率提升、銷售周期縮短、客戶流失率下降)為核心的新價值標尺
② 責任體系再造:從分段外包到全程共擔
- 打破銷售-實施-成功的職能壁壘,組建跨職能增長小組
- 服務商角色從“工具提供者”轉型為“增長責任共擔者”
③ 交易模式進化:從訂閱費到價值共享
- 基礎收費模型轉向“基礎服務費 + 增量價值分成”
- 將服務商收益與客戶業務增長深度綁定,構建利益共同體范式
GaaS的本質,是將企服關系從“軟件租賃”升級為“增長聯營”。
04 GaaS的落地框架:業務場景的核心實施邏輯
盡管GaaS模式尚處早期探索階段,但其在Martech營銷領域的實施已顯現清晰邏輯路徑。賽諾貝斯基于初步實踐,提煉出GROWTH引擎框架:
G(Goal-Alignment)目標對齊體系
深度業務診斷:與客戶共同拆解核心業務瓶頸(如:線索轉化漏斗塌陷、大客戶續約率下滑、渠道協同效率低下)
量化增長契約:確立可測量、有時限、雙方認可的關鍵增長指標(如:“6個月內將MQL-SQL轉化率從12%提升至20%”)
R(Realtime-Integration)實時整合基座
打破數據監獄:無縫接入CRM、ERP、SCM、營銷自動化等系統,構建統一業務數據視圖
動態指標追蹤:建立實時增長的“儀表盤”與“預警雷達”(如:當重點客戶健康度評分驟降15%時自動觸發干預)
O(Orchestration)智能調度中樞
資源最優配置:基于增長目標動態調度技術工具、運營團隊、行業專家資源
策略敏捷迭代:通過A/B測試快速驗證增長假設(如:測試不同觸達策略對KA客戶續約率的影響)
W(Workflow-Embedding)流程嵌入式服務
深度嵌入客戶業務流程:增長團隊與客戶銷售/市場部門協同作戰(如:共同設計客戶成功旅程觸點)
持續價值注入機制:建立月度業務復盤會、季度增長策略校準會制度
T(Technology-Stack)模塊化技術棧
可插拔能力組件:提供數據洞察引擎、預測模型、自動化工作流等即插即用模塊
無代碼配置界面:業務人員可直接配置增長實驗(如:自行調整客戶分層規則)
H(Human-AI Synergy)人機協同網絡
AI驅動決策:機器學習模型預判客戶流失風險、識別高潛力商機
專家智慧賦能:行業顧問提供戰略洞察,運營專家設計增長策略
該框架的核心在于:它不再關注“客戶是否使用了軟件”,而是聚焦“客戶是否達成了增長”。在業務場景中,這意味著服務商必須深度理解客戶的產業鏈位置、決策鏈條、競爭壁壘與價值主張——這遠超傳統SaaS的能力邊界。
05 挑戰與未來:一場需要行業共赴的遠征
GaaS絕非坦途,其面臨的核心挑戰構成“四重門”:
· 規模化悖論:深度定制服務與規模化擴張如何平衡?
· 能力鴻溝:同時精通技術、數據、垂直行業與增長策略的“增長工程師”極度稀缺。
· 信任機制:如何建立公平透明的效果評估體系?
· 風險管控:效果對賭可能引發服務商系統性風險。
但任何挑戰都不應該成為嘗試與創新的阻礙,只要大家目標一致,必定會商討出完備的解決方案。
GaaS不是賽諾貝斯閉門造車的產物,而是向行業發出的共建邀請。我們正主動尋求與三類伙伴開放合作:渴望突破增長瓶頸的先鋒企業、專注垂直場景的行業專家、以及掌握前沿技術的創新團隊。只有共同構建“增長即服務”的生態,才能穿越當前的市場迷霧。
賽諾貝斯創始人/CEO 張韜對GaaS的詮釋:它試圖將企服行業從“功能軍備競賽”的泥潭中拔出,重新錨定在客戶成功的終極坐標上。它的生命力不在于概念的精巧,而在于對商業本質的回歸——所有企業服務的終點,都應是客戶的業務增長。
這場由賽諾貝斯率先發起的實驗,其結果或許需要數年驗證,但方向已然清晰:當企服行業敢于與客戶同坐一條船、共擔風浪時,新的航道就在眼前。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