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21:35左右,廣東韶關湞江林語足球場,球友劉宇忠利用球場配備的AED(自動體外除顫器)成功挽救倒地球友,爭取到寶貴的“黃金四分鐘”。
當晚,48歲球友正赤膊在候補席休息,突然失去意識,向后癱倒。隊友察覺不對勁,試圖拍打喚醒患者,喚不應后,立馬大聲呼喊眾人幫忙。
▲患者在候補席失去意識
聞聲,球友劉宇忠見勢不對,抓起安裝在球場邊的AED,沖刺到候補席。“沒反應!沒呼吸!”他放下AED,當即跪在地上,手掌疊扣按壓患者胸口進行心肺復蘇。
▲劉宇忠取AED跑來
幾十次按壓后,他指導球友接替按壓,自己快速撕開電極片,按機器指示貼在患者胸廓,“正在分析心律……”隨后AED提示“建議電擊”,他確定無人接觸患者后,果斷按下電擊按鈕。
▲眾球友緊急搶救畫面
放電結束,AED提示“繼續按壓”。心肺復蘇片刻后,患者原本渙散的眼神逐漸聚焦,喉嚨里發出微弱聲音。大概5分鐘后,患者自主坐起,10分鐘后,120救護車抵達現場,將轉危為安的患者送往醫院。
球場AED二度救生,“無聲戰友”配合默契
據說,這臺AED設備自2024年12月安裝以來,已是第二次成功挽救生命,創下“一機兩救”的優秀戰績。
“聽到呼救就像條件反射,這臺AED就像我的戰友。”劉宇忠撫摸著設備外殼,回想起3個月前的經歷。
第一次救人事件發生在今年4月18日,一名中年男子在比賽中突發心臟驟停,劉宇忠抱著AED奔來,一次電擊成功恢復其心律。
▲4月18日救人事件畫面
這臺“無聲戰友”來自深圳企業安保醫療,開蓋即開機,機身附有電極片張貼指示、CPR指導,從心率分析到充電完成僅需5秒。
它作為一批醫療物資,由東莞愛心企業家羅良斌攜安保醫療,捐贈至廣東省韶關市武江區,6臺AED分別被安置在林語足球場、武江科創園等人員密集區域,成為守護公眾安全的“隱形衛士”。
▲東莞愛心企業家羅良斌捐贈畫面
“救命神器”已成城市標配,三方共同守護生命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要求,完善公共場所急救設施設備配備標準,在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和機場、車站、港口客運站、大型商場、電影院、運動館等人員密集場所配備急救藥品、器材和設施,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器(AED)。
▲安保醫療急救培訓導師培訓畫面
自AED捐贈以來,林語足球場管理員便積極投身急救培訓中,并制定詳盡的心臟驟停應急預案。培訓采用“理論+實踐”的教學模式,由持有AHA和ERC國際雙證的專業急救培訓導師全程指導,球友劉宇忠正是在此次培訓中,熟練掌握了AED急救技能。
▲劉宇忠與救人AED合影
從企業家的善舉,到球友扎實的急救基礎,再到設備的可靠,這是讓意外變成可能的關鍵三環!應急救護工作開展得越到位,社會的“生命安全網”才能越牢固。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