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能源新疆準東煤電有限公司準東電廠(以下簡稱國能準東電廠)智能巡檢機器人系統成功投運!國能準東電廠在750KV升壓站、6KV配電室、汽機房、鍋爐房及煤倉間等五大核心區域部署多類型機器人,構建覆蓋全廠區的立體化智能巡檢網絡,全面革新傳統運維模式,標志國能準東電廠成功邁入“無人值守”智能運維新階段。
多場景定制化巡檢,構建智能感知體系
智能巡檢機器人系統針對不同場景特點量身定制,在750KV室外升壓站部署輪式機器人,配備四輪八驅底盤和3D激光雷達,可在-40℃至60℃環境下自主導航,通過高清可見光相機與紅外熱像儀實現設備溫度實時監測,測溫精度達±0.5℃;6KV配電室采用桿式升降機器人,依托鋁合金軌道實現0.4米最小轉彎半徑運行,集成超聲波、地電波、特高頻三重局放檢測功能,精準捕捉設備絕緣缺陷;汽機房與鍋爐房的室內輪式機器人則通過1.65米電動升降臂,對高達5.6米的母線橋設備進行全方位檢測,其搭載的四合一氣體傳感器可實時監測CO、O2等關鍵環境參數。在煤倉間區域軌道機器人創新性集成皮帶撕裂監測裝置與溫振在線分析系統,通過線激光掃描與AI圖像識別技術,實現皮帶裂紋0.1mm級早期預警,配合分布式充電樁與自動清潔倉設計,確保在高粉塵環境下全年無間斷運行。
打破傳統巡檢模式,重構電力運維新范式
智能巡檢機器人以“機械代人、數據驅動”徹底顛覆傳統巡檢模式,通過輪式機器人在750kV升壓站實現6米安全距離外的紅外熱成像監測,可規避巡檢人員在現場每天所面臨的風險安全因素,避免人身傷害的可能;配電室機器人實現帶電柜體0.4米轉彎半徑的局放檢測,閉鎖識別,能夠實現全天候實時巡檢和環境檢測,提升設備管理效能及缺陷管理的及時性;煤倉間機器人構建毫米級皮帶撕裂預警網絡,能夠在高溫、高壓、粉塵等惡劣環境下正常運行,其導航系統不受環境干擾;汽機、鍋爐房機器人以1.65米電動升降臂突破5.6米母線橋檢測盲區,憑借IP66防護與-20℃至60℃寬溫適應能力,實現高溫粉塵環境下24小時不間斷氣體監測。巡檢機器人助力日常巡檢從“定點定時”到“全域全時”,從“人工經驗判斷”到“AI智能分析”,實現巡檢效率提高、數據采集密度提升、安全事故率降至零,開創電力行業“無人值守+智能決策”的運維新紀元。
輪式機器人
軌道機器人
構建三維價值提升,助力安全生產
智能巡檢機器人通過“硬科技+軟數據”的深度融合帶來顯著效益提升,在效率層面,機器人巡檢頻次較人工提升4倍,數據采集精準度達到98%,配合后臺智能分析平臺實現報表自動生成;安全方面,通過遠程操控替代人工進入高壓區域、受限空間作業,使運維人員觸電風險降低90%以上,全年減少高空作業600余人次;經濟價值上,系統投運后預計每年可減少因設備故障導致的非計劃停機,同時節約人工成本和維護成本。
引領行業轉型,樹立智能電廠標桿
國能準東電廠的實踐為電力行業智能化轉型提供重要參考。系統構建的"設備狀態全息感知-數據智能分析-故障預測預警-遠程協同處置"閉環管理模式,使設備可靠性提升至99.6%,推動運維模式從"定期巡檢"向"預知維護"轉變。采用的專網通信與邊緣計算技術,實現巡檢數據實時回傳與AI輔助決策,為后續構建智慧電廠數字孿生平臺奠定基礎。
展望未來,準東電廠將持續優化機器人巡檢算法模型,拓展AI視覺識別在設備缺陷分類、壽命預測等領域的深度應用,力爭實現全廠巡檢任務的智能化替代,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注入科技動能。
機器人巡檢系統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