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元慶:智能化浪潮已至 “新IT”是實體經濟“轉型必備”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6-15





      日前,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第五屆世界智能大會上表示,在新的全球化秩序形成和中國轉變發展方式的變革期,“新IT”是承載著中國實體經濟變得更加強壯的基礎設施,也是促進國內大循環、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釋放經濟升級潛力的新引擎。楊元慶還透露,聯想與天津市政府已于5月19日簽署了“十四五”時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未來將進一步擴大在天津的“營業”。


      楊元慶在主題演講中提出,中國已經進入“智能化浪潮奔涌的后疫情時代”,實體經濟是立國之本,唯有“制造”強,才能助力國家穿越復雜多變的經濟格局和產業周期。一方面,疫情加速全球產業鏈重塑,各國紛紛意識到供應鏈、產業鏈安全的重要性,并重新審視實體制造業的定位和策略;另一方面,疫情加速了各行各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進程,并催化新技術、新業態成為轉危為機的創新力量。


      關于如何加強實體經濟發展,楊元慶認為,應當以“新IT”賦能實體經濟,促進“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升級,推動中國制造業整體邁向全球產業鏈的中高端。所謂“新IT”,就是基于“端(智能物聯網終端)—邊(邊緣計算)—云(云計算)—網(5G)—智(行業智能)”技術架構賦能各行各業,實現智能化變革所需要的技術、服務與解決方案。


      “昨天,我們跟天津市政府簽署了‘十四五’時期的戰略合作協議,”楊元慶在大會上表示,聯想將在未來發揮自身在智能化轉型實踐過程中建立起來的技術和服務能力,助力天津的‘制造業立市’和‘數字天津’建設,力爭3年將業務規模再翻一番。


      據悉 該合作協議規劃了“1+2+6”戰略合作框架體系,即形成“1(以新IT技術架構為核心)+2(以推動天津市制造業立市及“數字天津”建設為目標)+6(以加快提升自主創新原始創新策源能力、夯實制造業根基、構建現代工業產業體系、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新型智慧城市領域的合作、促進信息消費升級等6方面工作為重點)。


      早在去年的世界智能大會,楊元慶便透露,已將天津作為面向未來的轉型業務發展基地。截至目前,聯想集團已有70余家公司在津落戶,2020年度營業收入、納稅分別超過115億元和2億元,營收和稅收分別年比年增長50%和90%以上,入駐員工超過600人。


      未來,聯想還將繼續順應并推動京津冀一體化戰略,進一步深化、升級與天津戰略合作,在聯想總部北京園區的基礎上,將業務增量以及管理職能全力安排在聯想總部天津園區,推進“一總部兩辦公區”建設;同時還計劃未來三年在天津實現雙“千人百億”——營收超過200億,員工超過2000人。(記者 李靜)


      轉自:經濟參考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