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實體經濟定位于我國‘發展的根基’,強調支持、服務、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尤其是將‘以創新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作為今年工作重點之一。”全國人大代表、安徽應流機電集團董事長杜應流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顯得十分興奮。他表示,制造業作為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的重要作用將越來越顯現,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提高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則是制造業轉型升級,向中高端邁進的必由之路。
杜應流介紹說,應流集團在重大裝備基礎零部件領域,已經具有國內領先地位和重要國際影響力。為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正在瞄準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兩大領域、核能和航空兩大行業,依據國家產業政策,圍繞重大裝備需求,緊抓軍民融合機遇,形成材料、零部件到整機的高端產業鏈。
“創新驅動制造業轉型升級,離不開技術、人才、裝備的投入和支撐。”杜應流認為,實現制造業轉型升級,企業自身必須眼光放遠、舍得投入。應流集團在主要依靠自身積累的同時,注重通過技術合作實現“嫁接創新”,應流的“朋友圈”不乏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科院金屬研究所、歐洲鑄造技術研究中心等多家“國字號”和世界級水平的研究機構,與GE、羅羅、艾默生等全球高端裝備制造行業領導企業長期戰略合作也拉動了企業自主創新。通過外引內培,形成了以領軍人才、技術骨干為核心、多層次人才組成的創新團隊,包括具有跨國公司技術研發經驗的國內外資深專家和具備卓越技能、掌握技術訣竅并熟知標準要求的大批專業技術工人。集團在工廠技術改造、新項目資產投入上,特別注重生產裝備的數字化、智能化,應用了3D打印、藍光掃描這些新技術,智能化的機器人制殼線、主泵泵殼機器人打磨等,還有世界最高性能的熱等靜壓設備,各類生產裝備整體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杜應流說,集聚國內外優質資源搭建創新平臺,是推進創新驅動的重要手段。集團建有國家認可實驗室、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位于美國、德國、英國、荷蘭的分支機構,在與國際市場對接,為全球客戶服務的同時,也成為前沿技術和人才信息交流溝通平臺。為克服區位上的劣勢,集團決定在安徽霍山建立一流專家、一流裝備、一流環境的世界水平研發中心,營造小環境、搭建大平臺,成為高技術研發和高品質生活結合的“小特區”。目前已與3所國內外一流名校達成合作意向,并在全球尋找專業帶頭人。他表示,愿與國內外技術專家、管理專家一道,激發創新靈感、整合創新資源,攜手共襄轉型升級盛舉。(本報記者張曉梅/吳明 張驊)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