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風集團劉成強:持續提升中國農機高端品牌含金量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1-29





      對于國內農機行業而言,2017年是足以讓業內龍頭企業掌門眉頭緊鎖的年份。農機購置補貼減量,國三排放政策實施前清庫存造成的市場透支,糧食價格疲軟導致種植者投資意愿降低,加之長期大水漫灌式的同質化產品投放,使市場需求在日見理性的購買心理作用下,轉向更多的個性化選擇。應該說,農機市場這種內在的需求結構調整將是未來一個時期的主流趨勢。
     
      不過,作為人口和農業大國,中國農業實現現代化具有戰略意義。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不久前結束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讓農業成為最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可以預見,在未來中國農業全面升級過程中,農業裝備必將大有用武之地。
     
      2017年,時風被品評網評為“中國農用機械行業十大品牌”之首;時風集團和青島啤酒、中國商用飛機等企業被中國質檢總局評為“質量之光”年度質量標桿企業。那么,面對紛繁復雜的市場,時風集團將如何應對?近日,記者采訪了時風集團董事長劉成強。
     
      記者:目前,農機行業正經歷著結構調整的陣痛。市場需求的變化,高端農用裝備的稀缺,細分領域裝備有效供給能力的不足,使許多中小農機企業在不斷加劇的競爭中迷失,即使是一些大體量企業面對如此市況亦陷于深深的焦慮之中。那么,2018年農機市場的形勢又將如何?
     
      劉成強:矛盾交織的確是當前農機行業的客觀現實。但市場不會錯,需求永遠存在。今天的市場以及政策導向告訴我們,曾經機會主義、跟隨戰術盛行的時代已經宣告結束。同樣,要實現中國農業現代化的使命,也不可能離開中國農用裝備的相伴相隨。而未來的競爭將更趨向于品牌實力、制造能力、研發水平、商業模式間的較量,真正有實力的企業將主導未來的市場。從這個意義上說,將2018年定義為農機行業“淘汰年”也許是恰當的。
     
      記者:時風集團對當前農機市場發展趨勢作何判斷?
     
      劉成強:大型化是發展方向,中小型是市場主流。當前,全球農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要提高土地生產率、提高勞動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就要求農業機械向大型化發展。目前,國內許多地區深松整地耕層要求達到35~40厘米,這是中小型機械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在經濟作物、特色農業、特色養殖等細分領域,以及山陵地帶,則需要大量的中小型農業機械提供相關服務。
     
      記者:觀察當前行業內大體量企業很容易發現:布局重疊,結構同質情況極為嚴重,而能體現提質增效訴求的新動能、新要素還需相當一個相對長的培育過程,那么,作為行業領軍企業的時風集團下一步又該如何發力?
     
      劉成強:眾所周知,時風集團是憑借三輪汽車、單缸發動機、小四輪拖拉機等傳統產品多年行業第一的優勢,奠定了堅實發展基礎的。而傳統產品的高占比又使企業當下的轉型面臨嚴峻挑戰。但困難再大也要轉。
     
      作為一個縣域企業,時風集團服務“三農”,服務于城鄉結合部人民出行的發展定位不會輕易改變。而持續打造并強化“高端智慧制造平臺、全過程質量管控、遍布全國的營銷服務和配套資源體系”等優勢,提升制造過程全產業鏈競爭能力,進而形成“高精度、高質量、高性價比”的現代農用裝備產品,將會成為時風集團長期的著力點。
     
      在制造平臺建設方面,2017年,時風集團投建了德國KW自動化鑄造線,配備法國100T/H砂處理系統,美國中頻無芯感應電爐,整體工藝裝備水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該項目的投產為時風農業裝備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裝備保證。
     
      時風集團自生產中大型拖拉機以來,為解決多品種、小批量零部件的生產需求,相繼引進20余臺激光切割機,提高了產品開發效率,保證了零部件加工精度;為解決大馬力拖拉機大型零部件外協質量不達標、供貨不及時的制約,投資5000萬元引進8臺韓國斗山大型數控加工中心,建成農業裝備自動化柔性加工線,使大馬力段系列拖拉機橋殼類等主要零部件實現自制,確保了關鍵件質量穩定。新建自動化涂裝生產線,配備涂裝機械手,有效提升了產品綜合質量。截至目前,時風集團累計引進1000臺機器人和3500臺數控鉆攻中心、數控加工中心等高端智能設備,使農裝產品各類零部件精度大幅提升。高端設備的投入使用,使中大型拖拉機零部件自制率達到80%以上。
     
      在質量管理方面,時風進行了“消缺”、“糾錯”、“大質量責任體系”等質量管理機制建設,“消缺”是指立足內部查質量薄弱環節,抓下線合格率,保證出廠產品優質;“糾錯”是指根據市場反饋信息不斷進行結構改進,確保產品品質不斷提升。
     
      此外,我們通過全線檢測來保證產品的高品質。拖拉機后橋組裝線均配有變速、提升試驗臺,在線空載和加載磨合試驗臺。拖拉機檢測線擁有PTO試驗臺、整車空載、加載磨合試驗臺、液壓提升試驗臺、前照燈試驗臺。我們有各種模擬作業條件的整機試驗場,中大拖下線后逐臺在線檢測、路面試車和作業試驗,以保證產品動態性能。
     
      可以說,通過持續的努力,時風農業裝備品質極大提升,產業系列更為完善,性價比優勢不斷強化。
     
      記者:時風農業裝備的性價比優勢在國際市場上是如何體現的?
     
      劉成強:2017年,時風集團對巴基斯坦和烏克蘭的小拖出口均有大幅提升;在埃及我們積極開發經濟機型,主推35~50馬力拖拉機,使時風拖拉機在埃及市場保持份額第一;在非洲、拉美、東南亞等其他市場上,時風中大型拖拉機銷量均保持了穩定增長,共出口中大型拖拉機3000臺。(記者 鄧繼躍)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