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栽培出的寒地靈芝,三萜類、多糖類、核苷酸、多肽等有效成分含量在我國同類靈芝產品中最高。”在第九屆中國國際現代農業博覽會上,來自黑龍江省富裕縣的黑龍江坤健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祝嗣臣向中國中醫科學院原副院長、中國中醫藥信息研究會副會長楊友群等領導和專家熱情地介紹自己的產品。
祝嗣臣(右一)在展會中向有關領導介紹產品
4月8日至10日,第九屆中國國際現代農業博覽會在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辦,博覽會第一天,許多觀展者和客商來到坤健農業靈芝產品及靈芝盆景展位前,準備買走這些展品,祝嗣臣及工作人員一次次地解釋,“我們帶的產品有限,后邊還有兩天的展覽,暫時不能出售。”情急之下的觀展者指定了自己喜歡的產品并預先支付訂金,告知在展會最后一天來取貨。三天展會,坤健農業展位前人頭攢動,工作人員推介產品至嗓音嘶啞,收展時歪坐在椅子上不能動彈,但他們心里特別高興,不僅參展產品被搶購一空,優良的品質更是引來全國知名藥廠和保健品商的訂購,展會期間與客戶簽訂了多筆靈芝子實體、孢子粉等產品大單。
千里萬里,家鄉情結難忘懷
祝嗣臣生長在黑龍江的一個偏遠農村,大學畢業后一度在國企工作。每年春節回鄉省親,他深切感受到村里人跡漸漸稀少,沒有了兒時的炊煙裊裊,沒有了人歡馬跳雞鳴狗叫的場面,有的只是老幼病殘,有的只是空蕩蕩的房子,他真怕故鄉就此消逝,鄉情也無根無尋,內心對故土的依戀讓他久久不能平靜。
“原生態”的靈芝盆景
2016年年底,祝嗣臣給在外地打工的童年最好玩伴劉柏林打了一個電話:“柏林哥,睡不著的夜晚,你不想家嗎?我們現在有些錢了,想沒想過帶著漂流在外的幾個兄弟回家鄉干點啥?帶領村里人一起發家致富,如果再不為家鄉做點事情,也許不久生咱養咱的村子都消失了,我們可能都沒有根了……”一席動情的話語,召回了遠在他鄉打拼的劉柏林及三個兄弟,開始了他們的回鄉創業之旅。
創業之初,五兄弟把方向定位在健康產業上,對北藥的市場、前景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調研。一個偶然的機會,聽一個患癌癥的朋友說起靈芝的藥用價值及保健養生等功效,他們就想:能不能把深山老林里的精華產物挪到寒地黑土的平原上進行種植,帶領家鄉人搞特色種植來致富?當時他們對靈芝一無所知,于是購買了厚厚幾十本關于靈芝方面的書籍沒日沒夜的研讀。“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走出去才能學到真本領,他們渴望學到技術反哺家鄉,一刻也不想等。于是五兄弟開始外出學習,歷時三個月,驅車6萬多公里跑遍了全國各地種植、生產靈芝的地方。2016年初冬,在赴大興安嶺漠河途中,天下著大雪,蜿蜒窄陡山路白茫茫一片,路面是厚厚的冰雪,下面是斷壁深崖,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車翻人亡。此行他們終身難忘,真正是在與死神賭博,山路又窄又滑,掉頭掉不了,爬坡爬不上,停車停不下,進入山區手機沒有信號,只有向前向前,五個人一直在心里默念:“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只要闖過這關,沒有什么干不了的”。連推帶拉,經過13個小時的顛簸,當車子駛上公路的那一刻,天已完全黑了,幾個人全身濕透,再無力氣。看著路邊樹掛緩緩流下的雪水,回想一路的艱難、心酸和恐懼,兄弟五人相擁而泣......
而后,五兄弟一頭扎進深山里,經歷了程門立雪的學藝、三顧茅廬的請教。他們起早貪黑在靈芝大棚里賣力干活,跑前跑后充當苦力,飽受冷眼,一學就是半年。“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靈芝種植老專家終獲感動,“你們幾個傻小子,有骨子勁,是能做事的人。我伺候了一輩子靈芝,每一個微小的變化我都了如指掌,只有通了靈芝的物性、人性、仙性,你才能把它種好。否則,你不懂它,它也會讓你輸得很慘。”
事事難料,家鄉創業受阻
學到了靈芝種植技術回到家鄉,祝嗣臣把親朋好友村里人聚在一起講解靈芝種植及發展前景,從大年初一講到十五,聽眾由原來的幾十個,到最后只剩下兩人,大家覺得在莊稼地里種靈芝是天方夜譚,甚至認為他是在搞傳銷,是騙子,他遭到了村里人一致反對。人群散去,祝嗣臣的父母愁容滿面,對他說:好不容易攢下一番家業,這是有譜沒譜的事啊,你這孩子怎么走火入魔一樣不能自拔!一遍又一遍苦口婆心的勸他放棄種靈芝的念頭。
長勢喜人的寒地靈芝
面對鄉親、父母、朋友,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祝嗣臣幾夜難眠,嗓子說不出話來。他獨自坐在村西的土道旁,夕陽西下,看著村莊老屋、想著村民遠走他鄉外出打工,潸然淚下……
那期間,祝嗣臣連續拜訪咨詢了多位農科院的專家,認為寒地平原種植靈芝不易成功,東北平原大規模靈芝種植還沒有先例,在南方引進的靈芝菌由于跨地區遠,溫差和環境的天壤之別,風險極大,又是一盆冷水潑在祝嗣臣的頭上。
“選定的路跪著也要走,我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祝嗣臣經過多日游說,幾個親友讓出了幾畝空地,選址,動工,基地終于開工建設。沒想到的是,建設遇到重重阻力,工程停滯,工期無法推進,初期投入十幾萬元全部泡湯。祝嗣臣五兄弟只好回到省城尋找各市縣招商部門進行推介洽談,幾經周折,他們選擇了富裕縣:一是離自己的家鄉百十里,同樣隸屬于齊齊哈爾市,也是故鄉;二是富裕縣鄒浩縣長誠意十足,這里的社會人文投資環境好;三是半沙土壤達標,養分適宜,適合種植。于是校企合作企業——“坤健農業”在富裕縣農業技術高級中學南校區安了家。
地坤天健,靈芝喜獲豐收
冰雪消融后,“坤健農業”100棟全國最大的寒地靈芝棚栽基地建造完畢,5萬芝段全部入棚,他們一邊向老專家學習,一邊觀察琢磨,一邊培育種植。2017年,五月的黑龍江依然春寒料峭,靈芝正是需要溫度拱土出苗的關鍵時期,富裕縣卻遭遇了幾十年來的低溫冷害,專家給出的結論是:低溫改變了靈芝生長環境和習性,不知道會不會生長。祝嗣臣就摸索著改換提溫方法,進行了科學的人工調控,終于挨過低溫,迎來暖陽的靈芝破土而出。
喜獲豐收
靈芝開始在寒地黑土上肆意生長。但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熬過2017春季低溫后,富裕縣又遭受了十年不遇的持續高溫,連續七天溫度高達35度,棚內溫度近50度。如果不能渡過高溫期,辛辛苦苦種出來的靈芝可能會全部被烤干,所有的一切化為泡影。祝嗣臣和“坤健農業”初創團隊的兄弟們,天天吃住在大棚里,利用多種方式進行物理降溫,老天終于成全了坤健人所有的辛苦付出,靈芝在經歷了七日高溫后,以零損失熬過了此劫。靈芝相繼進入成熟期,噴出來的種子便是藥界圣品——靈芝孢子。祝嗣臣把孢子粉送國家專業部門進行檢測,三萜類和多糖等各項指標均超國家靈芝標準三倍多,與國內十幾個品牌產品盲檢測試,排名第一。業內多位專家慕名親赴坤健靈芝基地考察后大為驚嘆:經過寒地平原馴化的靈芝,每個都是最好的原種,坤健農業創造了棚栽寒地靈芝奇跡,并采回菌種進行深入研究。
2017年8月,坤健靈芝產品在中國(齊齊哈爾)第十七屆綠色有機食品博覽會上展露頭角,產品一面世便被搶購一空。齊齊哈爾市委書記孫珅極為重視,指出要大力發展和推廣靈芝種植,讓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全民增壽。在同年9月舉行的黑龍江綠博會和11月蘇州首屆全國新農民新技術創業創新博覽會上,坤健靈芝產品再次受到黑龍江省和國家相關部委領導的關注。時任黑龍江省長陸昊在接見創業農民代表祝嗣臣時,親切勉勵:健康行業值得你們發展,一定帶領當地老百姓致富,改善全民健康,打造黑龍江寒地靈芝的健康產業。
坤健靈芝產品面世僅僅六個月,就走出了國門,營銷到了日本、韓國。如今,“坤健農業”已完成中國富硒食品產業化基地認證,目前正在申報歐盟有機認證。作為黑龍江省推薦的三家企業之一,坤健農業將于今年五月參加2018韓國首爾國際食品展會,全力開拓國際市場。
飲水思源,推恩及人帶鄉親
坤健農業駛入高速發展快車道的同時,不忘初心和各級領導的重托,心懷大愛,飲水思源,推恩及人。他們感恩家鄉,主動承擔起社會扶貧責任,與地方政府合作打造“政府+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產業扶貧模式,帶領當地農民脫貧致富。
棚栽寒地靈芝
為感恩富裕縣農業技術高級中學的扶持,坤健農業成立助學基金,幫助品學兼優家境困難的學子完成學業。
2017年坤健農業扶持了十多戶農民實現當年脫貧摘帽,近百戶農民增收。農民不但種植靈芝賺錢,又學到靈芝栽培技術使身價倍增。坤健農業實現了扶貧從輸血到造血,農民從賺錢到值錢的華麗轉身。
尤為可喜的是,祝嗣臣當初帶領返鄉農民創業,由五兄弟發起創辦的“坤健農業”,現在股東已發展為七十六個人,大部分是當地農民,他們從一開始的簡單合伙人,已經轉身為新型職業農民,成為每個分基地的技術人員。
富裕縣縣長鄒浩對坤健農業在精準扶貧、產業扶貧方面做出的成績給予高度肯定,帶領縣里相關領導現場辦公,對寒地靈芝棚栽及大健康產業的發展趨向給予指導。
2018年,坤健農業在富裕縣又增建四個基地,與農戶合作種植靈芝棚栽總數將達到271棟,在加快靈芝種植產業的同時,坤健農業全面研發靈芝新產品,打造培育、種植、加工、科研、儲運、銷售六位一體的產業鏈,力爭讓更多的貧困戶脫貧致富。
“地勢坤,天行健”,祝嗣臣決心秉承“用心鑄就健康,用愛走向未來”的創業宗旨,打造“寒地靈芝,良心品質”,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的同時,真正助力人類健康。(作者:馬玉忠 照片由“坤健農業”提供)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